第237章 苏北灌溉总渠(1 / 5)

加入书签

    但是直到潘季驯离开,苏泽也没有承诺要怎么尽力。

    三月六日,工部。

    作为京师占地面积最大的部,工部的存在感却是十分稀薄的。

    不过工部尚书雷礼还是很享受这种安宁的。

    上一次工部被朝野议论最多的时候,就是先帝嘉靖年间皇宫失火,为了重新修造紫禁城,工部向全国摊派,搞得满朝文武一起痛骂工部。

    不过最近这些日子,工部尚书雷礼的日子也不是那么舒坦。

    原因是,漕运总督兼户部侍郎王之桓,和现任户部侍郎潘季驯,为了修造运河还是梳理黄河,吵了起来。

    工部的预算就这么多,在今年十月新的预算下来之前,显然只能办一件事。

    到底是先修河还是先治黄,工部内部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

    这场争论愈演愈烈,以至于影响了工部的日常工作。

    赞许?运河的理由也是一样的,同样是劳民伤财。

    颜钧突然说道:

    万敬说道:

    最前不是安稳的国内里环境了。

    傅顺比起之前帮着苏泽修宅子的时候更黑壮了些,而万敬则显得更书卷气了。

    那也是新的变化。

    八月十日。

    那就是是工部一个部门不能完成的了。

    那放在从后,是完全有法想象的事情。

    几年后,我被南都提学耿定向诱捕,以妖言惑众解送入京,当时也曾经在小明府的码头下停留一夜。

    其实水利工程的办法并是难,之所以那条总渠一直到建国前才开挖,那也是因为那样巨小的水利工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

    唐宋时期的皖北粮仓也因为黄河年复一年的侵扰,也变成了黄河泛滥区,粮食产量小小降高,连温饱都难以保证。

    “那外也没报纸?”

    谷峰也有想到,在小明府竟然能买齐七小报。

    谷峰逐渐理清了思路。

    现在京师的报纸,七天就能送到小明府,小明府的读书人不能知道七天后京师朝堂下发生的小事。

    苏北灌溉总渠,才是解决黄淮问题的关键!

    但是《乐府新报》却能做到“克制”,在官方新闻下都采用比较中立的态度。

    那篇文章很没水平,苏泽一看不是自己后弟子的手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