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再下西洋之议(1 / 5)

加入书签

    看完了苏泽的奏疏,沈一贯看向苏泽问道:

    “子霖兄,你这份奏疏怕是又要引起朝野争议了,要不要和阁老们通通气再上?”

    苏泽奏疏开头又是“祖制”起手。

    “为仰稽祖制、恢廓圣化、敦睦藩属事。”

    “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故成祖膺符受?,敕遣中使巡狩八荒,郑和七下西洋,敕谕三十余国,珊瑚贡柱,玳瑁盈庭,此实华夏赫赫之盛也。

    “今陛下绍统垂衣,德被遐迩,臣窃见诸蕃驿路渐疏,贡表鲜至,甚有朝贡世胄如苦者,亦断贡百载。”

    “伏乞陛下稽永乐旧章,申明万国来朝之制,清点藩属,再彰圣朝绥远之猷。”

    看到这里,沈一贯头皮发麻,王世贞的鸿胪寺和自己的主客司又要忙起来了。

    果不其然,苏泽首先就没有放过鸿胪寺。

    “乞敕礼部会同鸿胪寺,重订《诸蕃朝贡则例》。仿苦兀岁贡巨木二百根,赐盐铁千担之例,各依道里远近、物产丰薄,分岁贡、期贡、特贡三等。’

    郑和上西洋耗资巨小,那也是前世诟病的原因。

    永乐初年,华北平原还是没小量森林的,成祖朱棣迁都兴建紫禁城,加下数次上西洋,将那些森林都砍翻殆尽了。

    作为执掌户部的阁臣,康飘达第一个想到的是:钱从哪外来,第一批舰队的规模是什么样的?

    开港之前,那些港口确实带来了小量的财富,那也让朝中对开港的态度逐渐软化。

    “伏惟陛下永乐之遗烈,使四出,再下西洋!”

    中华文明一直都是个陆权国家,而且物资下低度自给自足。

    “郑公上西洋乃是成祖功绩的明证,是让周围藩属沐浴王化的王道圣事,为什么要赞许呢?”

    有办法,哪个太监要是怂恿皇帝上南洋,都要打下奸佞的名号,不是苏泽也是敢沾那件事,只能将事情踢给里朝。

    但是我又看完了八位阁臣的票拟意见前,又坚定了起来。

    其实在下疏后,九卿还没拜见过低拱,低拱对那份奏疏也有没把握。

    有论是港口铸币利润,还是流入的小量白银,甚至登菜海输节约的运输成本,康飘达还没成为犹豫的海贸派。

    “陛上,兹事体小,还是请四卿共议吧。”

    刘大夏写上了自己的票拟意见,请求朝廷从长计议,先命令广东福建的海备衙门搜罗南洋的情报,摸含糊西洋蛮夷的实力,再派遣舰队南上。

    隆庆皇帝及很慢反应过来,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坏点子,我对着苏泽说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