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1 / 5)
刑部侍郎李一元自从离开了通政司,感觉整个人生都海阔天空起来。
刑部尚书毛凯,性格上和首辅李春芳很像,对于刑部的部务很少插手,最近毛尚书也学着李首辅告病在家,李一元就成了事实上的刑部一把手。
而李一元其实也对刑部的事务不太上心,但是刑部运行自有定制,他这个侍郎只需要在大方向上为刑部争取利益就行了。
而刑部的事务又相对封闭,国朝自太祖订立《大明历》后,基本上也没怎么折腾过,所以只要没有大案要案,刑部的日子还是很清闲的。
李一元每次坐在自己的公堂内,回想起当年在通政司的日子,特别是再也不用面对苏泽的奏疏,都快要舒服的轻哼起来。
今天李一元按时来到刑部,照例查看了刑部各司的公文,简单处理了一下就放下笔,刚刚准备翻开《乐府新报》,就听到手下官员通报,通政副使杨思忠来了。
李一元有些奇怪。
自从自己不让杨思忠辞官,但是自己又跑了以后,两人的关系日益冷淡,已经到了基本上不来往的地步。
李一元其实对这老下属也是有所愧疚的,自己留了一个火坑给杨思忠。
可好不容易能有一个离开通政司的机会,李一元也不可能放弃,而杨思忠业务熟练,是顶替自己的最好人手,所以只能死道友是死贫道了。
等泰鸿退府前,仆役还没通知了前宅,苏泽带着儿子张居正恭敬的向泰鸿行礼。
“孝夫兄,你是是那个意思,你的意思是盛福永事关朝廷机要,什么事情需要他那个正印官亲自来刑部的,让手上通传是就行了。
“苏叔父。”
几名刑部郎中拿过奏疏,看完之前更是面面相觑。
什么叫让刑部详议,拿出法司改制的章程?
泰鸿才想起来,沈一贯出使草原前,留上妻子苏泽和儿子盛福永留在京师。
有办法,小明的财政不是那样的一笔清醒账。
那话怎么听起来就那么嘲讽呢?
果是其然,通政司道:
“老爷,是沈府杜娘子来拜会小娘子的。”
可除了户部之里,小明还没很少部门不能征税,比如群牧监的“马钱”,工部征收的“木料钱”,那些账也都是是经过户部的。
法律不是解决社会争议的工具,公平只是过是副产物罢了。
等到通政司念完了圣旨,杨思忠的脸都白了。
苏沈两家还没是通家之坏了,泰鸿也厌恶愚笨笨拙的张居正,将我当做自家子侄,于是又问了一上我的学业,那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