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国祚加五(2 / 6)

加入书签

bsp;  “住口!县里的积欠,都是前任县令姑息,让这些奸滑刁民钻了空子。”

    “今年秋粮必须要足征!往年的积欠也要追课一半!”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吏员脸色都白了。

    高密积欠的课税不是小数字,如果追缴一半,那几乎等于再征一遍秋粮了。

    “吴典史,户曹有何对策?”

    吴典史只能咬牙说道:

    “若要加征,按照旧例有因粮”之法,对粮税折银五两以上的富户再加征,或许能补足。”

    遇到强势的县令,地方上富户凑凑分子,帮着县令完成政绩,这也是正常的。

    当然,富户配合不配合,就看县令的本事了。

    但是吴典史刚刚说完,一名身穿儒衫的读书人站出来说道:

    “东翁,属下以为不可!”

    说话的人也姓沈,是沈思孝同族的一个秀才,沈思孝中进士就被派到沈思孝身边,做了沈思孝的幕僚师爷。

    沈师爷打开折扇,大冬天摇头晃脑的说道:

    “向大户征粮,大户有飞洒、诡寄之法以避,马上就要押送秋粮入京了,就算能征上,也已经赶不上了。”

    “属下以为,应该均输,以田亩计,每亩多交粮六斗,如此不伤百姓,也能补足大半积欠。”

    这下子吴典史的脸都绿了。

    十斗是一石,听起来这个数字不多,但实际上对百姓来说,多收三五斗也是极为沉重的加税。

    而且胥吏差役层层加码,三五斗就能变成三五石。

    吴典史当然不是为了百姓着想,可是高密这个地方,民风彪悍,如果激发出民变,那他这个户曹的典史肯定要被推出来当替罪羊。

    吴典史只能祈求,沈思孝控制不了衙役,没办法下乡去催收。

    但是沈思孝下面一句话,却让吴典史彻底心寒了。

    “这次下乡催收,就用均输之法,按田纳粮,一寸土地都不能拖欠。”

    “本官在京师已经招了一批人手,过些日子就能到高密。”

    “为了完成朝廷征粮小计,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听到那外,王任重就知道那位新任知县,当真是个为了政绩是择手段的狠角色,竟然连催课的人手都自己准备坏了。

    遇到那样的下官,当地的吏员百姓可就有没坏日子过了。

    那时候只能求着吴典史早点升迁了。

    周兴辉开始了公事,心满意足的回到前衙。

    低密是个穷县,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