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拆台子(2 / 3)

加入书签

sp;  明初很多大臣,也都是从监生升上去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高级仕途几乎都被进士出身的官员垄断,国子监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就算是获得监生资格,也只能寻一些不入流的小官职位。

    前途无望后,国子监就逐渐变质,从国家干部培训学校,逐渐扭曲为混文凭的野鸡大学。

    很多有志于科举的监生,都不愿意去国子监坐监读书,更愿意选择留在家乡的书院就读。

    国子监中的学生良莠不齐,还有一些富商会为了虚荣心给子弟购买监生资格,所以国子监中聚集了大量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

    这些人考学不行,但又觉得自己是国子监生,是天子门生,所以也是在野舆论重要力量。

    科道言官最喜欢的就是发动监生中的“意见领袖”,发动他们示众抗议。

    古往今来,年轻人都是热血冲动,容易被有心人当枪使的。

    苏泽这一招,就是给国子监生一份差事,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要《乐府新报》办成了,这些国子监生还会围苏泽家?

    笼络完基层的国子监生,苏泽又继续写道:

    “仿宋代小报规制,以翰林院总纂其事,或诗、或词、或乐府、或曲,乃至俚语白描、小说话本,以陈民风。”

    这就是给翰林院中那些不得志老翰林机会了。

    翰林院中的庶吉士这么多,能引起皇帝和内阁辅臣关注的也就那么几个天命之子。

    《乐府新报》只要发行,就算是皇帝宰辅看不到,也能让买报的人看到,这对于文人来说的诱惑是无穷的。

    将《乐府新报》的编辑部设在翰林院,也是给这些清贵翰林找点事情干,又给他们一个扬名的渠道。

    下层和中层都拉拢完毕,苏泽最后写道:

    “设文渊阁学士总其事,每月择要编成《民风辑要》,呈御前亲览。如永乐年间解缙编《永乐大典》之制,分类辑录,以备圣聪。”

    苏泽将终审权送到内阁,想必那些想要有些作为的阁老们,比如高拱张居正他们,一定乐意将这项权利掌握在手里。

    对于皇帝来说,这份《乐府新报》也多了一条了解民情舆论的途径,日后内阁想要推进什么政策,可以用报纸上的舆论来影响皇帝,而不是和以前一样,舆论都掌握在言官手里。

    画饼完毕,就是公式化歌功颂德了:

    “此三大利,一可使圣天子明见万里,如观水镜;二可令百官惕厉,闻民间讽喻而知勤廉;三能存当世风俗,异日修史,犹得参酌。”

    徐渭润色到这里,揉了揉眼睛,他曾经给胡宗宪做幕僚,在政治上胡宗宪也不过如此。

    如果真的办成了,一直围攻苏泽的科道必然大受损失。

    没有攻击任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