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七 这波站冯通政使(1 / 3)
“宣陈慕北、李沐恩进殿”
呼喝次第传出,二人听到,立刻整理了衣冠,亦步亦趋进了大殿。
进门就拜。
行礼完毕,皇帝示意免礼,并让二人上前答话。
“二卿能中进士,说明交趾文化发达,朕心甚慰。”皇帝的表情似乎是从内心感到喜悦一般。
不得不说,皇帝的修养是越来越好了,演起来毫无违和感。
李慕北回道“幸赖陛下隆恩,遣王师南下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又遍设学堂,宣扬教化臣与李沐恩方能以进士身觐见。”
“臣沐皇恩,感激涕零,只是想到即将出任地方,不能时时聆听陛下教诲,实在心痛如绞。”李沐恩说道。
有点浮夸了啊。
皇帝默默点评一句,道“即如此,二卿暂且留在京师,随朕左右做个起居郎。”
“谢陛下恩典,臣绝不辜负陛下信重”二人心甘情愿地磕头。
看看前几任贴身书记,哪个不是骤得高位
皇帝身边一年厮混,抵得上各处十年历练。
诸臣看着君慈臣忠,暗暗合计着是不是搬去交趾。
倒不是说交趾的功名好考,主要是那里更容易沐浴皇恩。
作为大明的好臣子,还有比沐浴皇恩更重要的吗
二人退下,北隅新科进士进殿。
就一個。
总是成双入对的太刻意了。
入内阁秘书监,负责给大佬拎包。
这个也不错。
诸臣心思流转不停,暗暗分析交趾与北隅哪个好。
吴宗达出列请求发言。
准。
吴宗达抽出奏折说道“文部已经拟定新科举制度,请陛下御览。”
下届科举增设数农工矿四专科,按照各省人口定名额,以各部司衙以及各地官府报缺核定总数。
而经义策论科加律法内容,录取数量依旧。
核心就这么两条。
内阁认为没问题,皇帝痛快地批准了。
礼部尚书刘鸿训出列,请设通译学校,培养通译人才。
大明彻底开海,南来北往的商人众多,哪怕与大明处于实际战争状态的和兰人都会装成因戈南人入境贸易。
大明海关是有底线的,绝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尊严而拒绝赚钱。
只要不搜集情报,正常的商业行为并不会被阻拦。
而北隅、交趾,以及新晋收复的九真,都需要大量的通译。
仅仅从民间招募是不够的。
北隅和交趾因为军队的支持,勉强保证了通知需要,但这种事不能总依靠军队吧
皇帝点着扶手思考了片刻,道“各海关可以自行培养一批以满足贸易需要,至于新收各省所需还是让他们努力学汉语吧。”
“陛下”
刘鸿训还想说,皇帝抬手,问道“你也不想你孙子有朝一日考夷语吧”
“陛下此乃何意”刘鸿训感觉受到了侮辱。
“朕担心,有朝一日子孙不肖,某些人以对外沟通学习为民,将夷语作为可虑必考之科啊。”皇帝说道。
“陛下杞人忧天了。”首辅笑道“以国朝之强,必为天下中心,岂有天朝学夷语之理”
“首辅所言甚是。”冯铨出列,道“臣近日看世界地图,发现泰西人居然将神州成为亚细亚。
陛下,此乃大不敬
神州,天下中心,国朝,诸国之主,岂能称亚
臣请陛下降诏,勘定各州名,并晓谕天下,凡是以亚细亚称神州者,皆以大不敬论处。”
“通政使说的是三点水洲,还是九州的州”右辅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