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 和兰人不想和(2 / 3)

加入书签

一定听取张将军的意见。”

哎,我是行枢密使啊,关某个姓张的什么事

马祥麟看了眼旁边的张凤仪,没敢吭声。

所选文武都是再三斟酌的,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大概嘱托两句,皇帝翻身上马。

已经七月份了,再不走可能会被大雪封在路上。

皇帝所在的镇远县是后世中国的最东端,之所以选定这里做终点,是因为这里是黑龙江和阿速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可以依托河流建立完整的防线。

所有居民点建成堡垒模样,不会建立大城,更不会建长城。

只是暂时止步,以后还得往北打的。

其实以地理来说,坐船最快,但是新收复的地方,皇帝还是绕了一圈。

建房修炕,种粮植树,开矿建厂,军将分布需要关心的太多了。

皇帝也只能通过走马观花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沈阳过了中秋节,继续往回赶。

京兵、辽南朝鲜诸兵、锦州山海关诸军,调了二十五万大军北上,战死一万五千余,退伍八万,分驻各地十二万五千,皇帝身边只有三万精锐。

九月初,天空飘雪,皇帝回到了京师。

太子领首辅枢密使等文武,出城三十里相迎。

“臣拜见吾皇”

皇帝抓住儿子的腰带,把他提到空中,问道“想你爹没”

太子挣扎着叫道“陛下何故如此无礼待臣”

“小机灵鬼”皇帝把儿子放下,看向诸臣。

诸臣行礼,道“臣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诸卿辛苦。”皇帝一挥手,道“年五十以上者给马,烈士家眷给车,余者随朕步行回京,以示敬重。”

敬重谁

军兵们手中捧着的瓦瓮。

不论将军还是小兵,都是火化带回骨灰,而非千里运棺。

人群中,大量披麻戴孝妇孺拜下,道“多谢陛下。”

都是烈士家眷,其中有些皇帝也认识。

比如最前面的董大力和马钦的妻妾儿女,聊以安慰吧,终归让他们有了后。

回京,安葬于皇陵里,并刻碑纪念。

不只是记录诸兵将的功劳,也是夸耀皇帝的武功。

前后七个月,逐建虏五千里,收复大片失地,暂时还没法跟太祖成祖比,但是可以说超过了其他所有皇帝。

安顿了大军,皇帝终于要过问政务了,首当其冲的是确定山东巡抚的人选,吏部推荐北隅参政李佳诚。

“太年轻,提拔太快,恐怕非福”皇帝犹豫。

这也是内阁争执的原因。

培养年轻一代也要压一压升迁速度的,不然被所有人嫉恨,这日子可不好过。

“李佳诚政绩卓越,理当提拔。”房壮丽说道“且陛下旨意,有过必罚,有功则赏,何以年龄论职位”

“既如此,召李佳诚回京述职。”皇帝下定了决心。

能不能搞定同僚关系,同样是一个考验,看他自己的造化。

处理完政务,继续军务。

按照计划,明年交趾要继续往南用兵,但是和兰人的存在已经确定,其长期有炮船游曳海上,是个很大的阻碍。

“陛下,臣本欲南下考察封地,然而被和兰人阻碍,不能行,请陛下为臣做主。”受邀参会的前枢密使毛文龙哭诉。

和兰人并非不知道大明的海军实力,因此在南海航行畅通无阻,但是除了各港口,并不准登陆。

郑芝龙说道“陛下,各海商船队欲过马六甲海峡,必须缴纳高额关税,臣以为,当出兵击之。”

“除了和兰人的船队,还有哪些潜在敌人”皇帝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