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七 盐商的反击(3 / 3)

加入书签

,再降价击溃他们。

屡试不爽的竞争手段。

新盐法已经公布,但是还没正式实施,因此这种手段不道德却不违法。

保定城里,昨天盐价四十二文一斤,今天六成了四十四文。

翻了一倍。

百姓们每天都去盐店看价格,越看越绝望。

“陛下何在”

“官府也不作为,真该让陛下来看看。”

“实在不行就去告御状,就不信治不了这帮奸商。”

怨声载道中,衙役们敲着锣上街了。

“官府运盐进城,十五文一斤,每户限购一斤,可往县衙购买。”

“朝廷提前开始银票兑换,有志于贩盐者,可兑换银票去盐场进盐,各承兑局有盐场分布以及交通图。”

往返循环,穿村入乡地叫喊,确保百姓们能收到消息。

一瞬间,各县衙被挤爆。

“大家别急,盐足够,正在运来。”

“各大盐场的盐堆积如山,朝廷正在安排车船转运,限购只是暂时的。”

“不要挤,不要抢,一个个来。”

衙役兵丁们努力维持着秩序。

普通百姓忙着抢购食盐,而小有身家且觊觎盐利的,则在忙着抢兑银票。

朝廷的信用值得信任。

即将作废的盐引都给兑换,更不要说刚刚发行的银票了。

张胜寒从天津承兑局出来,直奔天津盐场。

只见大门旁边有一间房子,挂着购盐处的招牌,前面排了好长的队伍。

都是盐商派来的,意图搬空盐场的。

这能排的上

张胜寒犹豫时,有小吏迎过来,问道“客官,可是来买盐的”

“是。”张胜寒回道。

“敢问是银票还是盐引”小吏又问。

“银票,打算买十两银子的。”张胜寒回道。

“客官里面请。”小吏躬身伸手邀请。

“那边那么多人”张胜寒还是犹豫。

“盐引跟银票是分开的,不妨事,客官请随我来。”小吏解释了一句,引着张胜寒进了盐场里。

真的堆积如山。

从辽东到交趾,适合开盐场的地方都开了,加上井盐池盐,大明百姓们把自己腌了也绰绰有余。

不过盐场出盐只收银票,一两银子起售,一百二十斤。

其实百姓们没有认识到,朝廷通过盐价固定的做法,把铜钱价值也固化了。

张胜寒买了一千二百斤盐,无需自己买车马,直接找驿站租船走水路,八百里只要五天,运价五两。

也就是张胜寒没想着贩卖,不然自己搞条船,运费能压到两千斤二两。

还是挣个辛苦钱。

但对大部分小商贩,有稳定的辛苦钱就够了,这也是朝廷新盐法的核心所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