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五 以后只有北隅省(2 / 3)

加入书签

”李淏大礼拜下。

朝鲜改北隅省,再无障碍。

“陛下。”温体仁出列,道“北隅省饱经战乱,百业萧条,农田荒废,正待恢复。

臣请为移民官,负责迁移其他省百姓入北隅定居,以尽快恢复北隅经济民生。”

周延儒暗吐植物。

这個老六,居然反应这么快。

经过陕北大移民,大明对大规模的移民已经很有心得,所需的物资准备、路线归化、医药、安抚方式,都已经造册刊发。

照本宣科的事,却很容易凸出功绩。

简单却不简约。

温老六打的是迂回入阁的主意。

周延儒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奈何比温体仁少了些决断。

不行,不能让他得逞。

“陛下。”冯铨出列,道“温侍郎正接待东吁、暹罗、大城三国使者,尚未结束,不宜外放。”

“陛下容禀。”温体仁解释道“三国使者入朝来,臣领之体验王师威风,见识国朝富庶,其已经打算回国,不日陛辞。

此事已经了结。

如今八月,天气渐冷,不宜移民,臣负责此事,正好检阅统计数据,择人多地少之处开始动员,准备各项所需,待开春后出发。”

决定了,散朝就劝那三个家伙回国,一天天东游西逛,浪费时间。

“卿既有腹案,朕拭目以待,交接礼部事务,即刻上任。”皇帝说道。

“臣定不负陛下信重。”温体仁高兴地拜下。

不行,不能落后。

周延儒眼睛一转,出列道“陛下,臣有奏。”

“准。”

“臣研读陛下关于两册论述,获益匪浅,很有感悟。”

先拍皇帝马屁。

想入阁,必须表现出对皇帝的绝对忠诚,而学习皇帝语录,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必非阿谀,而是温故知新

周延儒继续说道“人口,劳力也,有人方能生产,土地才不会荒废。

今国朝恢复交趾一半,又收北隅,而辽东日渐稳定,全复就在将来。

何况天下宽广,土地无数,迟早入大明治下。

臣判断,国朝将来必然是人少地多。

一人从出生到能生产,非得十六年之功,缓不济急。

鼓励人口增长,刻不容缓。

臣以为,可给多生多育之家庭以钱粮医药,以助婴幼生长。

另外,奴婢亦是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就臣所知,凡是高门大户,必然畜养奴婢,少则一二十,多则数百。

此等人数,不可计数,非得统计完成才能得知确切数据。

如此多人,且多青壮,只伺候人,不种一粒,不织一缕,属实浪费人力。

臣请法部立法,凡是已经为奴婢三年以上者,皆可自行解约,若主家阻碍,以拐卖人口论处,不足三年者,许以自赎。

自行卖身为奴者,不得超过五年,卖妻子者,不得超过三年”

不少人怒目而视。

这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其实很久以前就禁止畜养奴隶了,但是改奴隶为雇工,签个三十年契约。

等契约期满,雇工也没了劳动能力,正好甩掉累赘。

与奴隶一般。

这种操作,不只是普通伺候人的奴仆,还有负责耕种生产的佃户。

只要这种操作方式还存在,高门大户就能对付朝廷移民,最起码能保持基本生产。

周延儒的提议,是要打破豪强最后一道防线,在场的多是地方豪强,怎么能不气

“陛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