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八 周延儒使安南(1 / 3)

加入书签

南北两套班子名义上是平等的,实际情况是南京各部司基本就管个南直隶。

闲的很。

闲得蛋疼,就搞事情。

所以曹化淳说暗流涌动,争斗不断。

“六部、都察院、五府、内廷,一应俱全。”皇帝抬头望天,问道“到底有什么用呢”

“若是北方有变,可令太子监”

看到皇帝犀利的目光,徐应元及时闭嘴。

“曹化淳,若是朕裁撤南京各机构,如何”皇帝忽然问道。

“啊”曹化淳惊呆了。

左右都惊呆了。

自从正统六年正式确定两京制度,就没有人对两套班子发表意见。

北京混不下去了去南京养老,人人都有退路,真的挺好的。

“糜费巨多而无收获,留之何益”皇帝问道。

“爷,终归是个退路,奴婢以为还是留着好。”徐应元发表观点。

退路,不只是個人的,也是国家的。

假设皇帝与朝臣被一锅端,南京选个姓朱的出来,马上就能投入运行。

但真是这样

按理说南明比南宋初始条件要好一些,但是为什么南宋站住了,而南明凉了

可能是因为南京的各部太齐了。

养老院打架让人疯狂,长老院打架让人灭亡。

最重要的是,两边配置一样,品级一样,工资一样。

所以皇帝没敢给臣子涨工资呢。

双份工资,一人干活,哪个老板受得了

“爷,南京那么多官,贸然裁撤,只怕不好安置。”曹化淳委婉地劝道。

“倒也未必,可以外放地方。”高起潜插了一嘴。

“眼高手低,别跟我一样。”徐应元撇嘴。

“兹事体大,当与内阁商议妥当。”曹化淳又道。

“倒也不急于一时,朕尚未想清楚。”皇帝放下这事,回宫上朝。

大越的朝会即将结束。

北宋皇祐六年,安南国王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虽然姓李的是抢的姓黎的王位,但是姓黎得复国国后,依旧沿用了“大越”国号。

威风嘛。

但是对北方,不论是宋元还是明,都是“叫我小安子”就好。

朝议决定,接大明皇帝使者。

对执掌军政大权的清王郑梉来说,反正接见使节由黎皇黎维祺负责,跪也是黎皇跪。

不跪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若是大明联合阮氏南北夹击,怕是吃枣药丸。

对黎维祺来说,跪大明皇帝不丢人,若是叫一声爸爸能清掉姓郑的,怕不是要再磕几个头,免得过的不踏实。

黎皇的日子多难过十年前,黎维祺他爹黎维新不满郑梉他爹郑松专权,因此派人暗杀郑松。

皇帝暗杀大臣,可见被逼到了什么程度。

结果没杀的掉,郑松反手就勒死了黎维新,黎维祺得以上位。

因为郑松弑君,阮氏趁机翻脸,与郑氏对立,形成南北对立的现状。

黎维祺应该感谢阮氏割据,不然的话,郑氏大概率已经谋朝篡位。

这就是安南的过去和现在。

这些情况,周延儒已经打听清楚了。

周学士抵达安南半个月了。

走海路风暴,陆路下雨,这一路的辛苦就别提了,到了安南,先表明身份等对方同意放行,再交涉确认礼节磨磨唧唧的。

黎维祺领除了郑梉以外的文武百官跪接大明皇帝的圣旨。

当听到大明皇帝要求交出战犯、赔偿损失时,黎维祺惊呆了。

这样的圣旨,是他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