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 建虏撤军(3 / 3)

加入书签

道“玉米于元朝时传入国朝,番薯进入国朝亦有五十年,然而仅陛下烛照万里,敕令推广。

纵观历代皇帝,爱民者无过于陛下”

吧啦吧啦

李若琳侧目而视。

万万没想到,外边看着老实巴交的,拍起马屁却如此丝滑。

服了。

皇帝笑而不语。

臣子说实话,就该嘉奖。

忽然,皇帝驻马,看向路边的一块田。

“陛下,此乃土豆。”宋应星回道“其产量不如番薯,藤蔓不能做饲料,因此未曾推广。

但是李经历试种后发现,其易活耐寒,在辽东长势尤佳,一亩可收三石左右,司农监已经派人前往辽东,协助推广。

或许明后年,辽南粮食可自给自足,无需朝廷运粮。”

听到这个名字,皇帝不得不感慨李佳诚运气好。

若是土豆真的能解决辽东粮食问题,又是大功,加上安置移民、保障后勤得力,升一级妥妥地。

按照这个速度,三十多就能入阁,而且是一级级爬上去的,比冯尚书这种幸进之臣稳固太多了。

闲话间到了京城前。

依旧是热闹非凡。

其中一间正在修建的房子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二层小楼。

小楼并不稀罕,稀罕的乃是这栋楼的主体是青砖,柱子似乎是水泥灌注的

主持的官员过来,拜道“臣军器监城池司主事宋应昇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皇帝夸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工农兴盛,国家安泰。你兄弟一工一农,相得益彰啊。”

“臣微薄之力无足轻重,全赖陛下指导。”宋应昇回道。

“给朕说说,这可是水泥”皇帝问道。

“确实如此。”宋应昇回道“以竹为筋骨,水泥为肉,坚不可摧。”

“如何用来修房了”皇帝问道。

宋应昇回道“产量低下,价格高昂,修城代价太大,因此臣合计着推广民间。

需求多了,利润丰厚,民间商人自然踊跃投资,生产多了,价格降下来,再用作筑城不迟。”

“老成持重之举,甚好。”皇帝夸了一句,又道“卿兄弟难得一见,今日相逢,朕给假半日,以为团聚。”

“臣谢陛下恩宠。”两兄弟拜下。

打发了两兄弟,皇帝打马而去,直奔宫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