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八 阵痛(2 / 3)

加入书签

袭的武职,子侄晚辈耳濡目染,或许有可塑之才,若有意愿,可报名投军。

若有本事,本团长定然推荐去京营,或者待本团长回京营后接掌本团。”

潘荣说道“将军放心,我等回去,一定让小辈们来投。”

“好,我必量才使用,绝不亏待。”温程拍着胸口说道。

真心话。

一个守备团三千人,总能挑出敢打敢杀的,但很少有会打会杀的。

何况参谋、文书、辎重等官都需要识字,而这个年头识字的人太少了。

皇帝为什么京营全面扫盲不就是为了提高大明的识字率嘛。

效果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差强人意,不然孔有德不至于是副团长。

朝廷不给拨人,温程能怎么办

给卫所官将个机会,也给自己个机会。

假如再出一个戚爷爷呢

这辈子就可以凭此提拔人才的功劳躺平了。

鳌山卫将官们告辞离开,千户黄友康忿忿不平地说道“皇帝不讲道义,我等祖上拼命换来的世券,说夺就夺了。”

潘荣尚未说话,已经有人反驳道“得了吧,要是没世券,此时就没脑袋,还搁这抱怨呢。”

“能怪我们啊卫所烂了这么多年,哪能说整就整的”

“都闭嘴。”潘荣喝道“有抱怨的功夫,不如想想家里有没有成器的。”

“还真去听那姓温的使唤啊”黄友康不忿。

“蠢货”潘荣骂道“没了官身,你家那万把亩良田能传几代满脑子浆糊,还指望去考举人进士不成”

实话最破防。

侵占卫田,压榨卫兵,逐渐由职业军官变成了职业地主。

而且不同于一般地主,卫所地主不受地方管辖,无需纳税,而本该上交卫所的粮食是在册军户的任务。

不交税,不要太爽。

朝廷就难过了。

洪武二十六年,在册田地八万五千万亩,隆庆五年只有四万七千万亩,张居正清丈全国田地,恢复到了七万万亩。

按理说人口一直在增加,能开垦的荒地都在开垦,为什么耕地不增反减

一部分被士绅豪强和藩王吃了,另一部分就在卫所将官名下。

把这些土地清出来,就算不开海贸也能支撑朝堂运转。

为什么不全面清理

朝廷的信用不能轻动,而且全国稳定还要依赖这些蠹虫。

山东民乱只是个提醒,真要全面清理卫所,恐怕处处民乱。

所以,皇帝领军抵达天津才撤了三卫,温程国汁一两个千总镇压下撤了鳌山卫和灵山卫,其他地方就只能等一等。

改革可以等,夏收等不了。

就鳌山卫这边,即将开收的田地依旧未入册,可以免一次税。

民田可免不了。

其实按照一条鞭法,百姓一年只要缴一次税,但随着张居正被清算,一条鞭法已经名存实亡,如今大部分地方又恢复了传统的征税方式。

哪怕缴纳实物,因为一条鞭法产生的火耗照旧计算,就跟“大清”废除大明加派却依旧把“辽饷”征收一样。

皇帝为什么不发诏令废除火耗

没钱。

如今,火耗已经是各级政府主要的资金来源,废除火耗,就需要中央拨款维持地方机构的运转。

总不能让大小官吏喝西北风吧

当然,肯定要废止的。

不过要等吏治清理完。

张居正改革也是先整顿官场。

当年王安石急吼吼地改革,撸起袖子就干,结果搞出一地鸡毛。

总之,今年的火耗是免不了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