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1 / 3)

加入书签

    “水电管线更要走地下或岩壁内凿槽,绝对不能外露破坏视觉!”

    “后勤保障点我建议设在峡谷入口外那片缓坡,用环保材料建造,与山体融为一体。”

    “游客流线必须单向循环,设置预约限流,核心拍摄区要预留专用通道和时间段,确保互不干扰!”

    章明远一边说一边在带来的本子上画满了潦草的示意图。

    冯帆接着章明远的话头,眉头微蹙,切入现实问题。

    “明远的规划得精彩,但钱从哪来?”

    “这种级别的原生景区开发,投资没个十亿八亿根本打不住,回本周期长,风险巨大!光靠画饼可吸引不来真金白银!”

    他看向李仕山,眼神闪烁,“书记,我们必须拿出‘硬货’!”

    “土地政策要突破常规,比如超长期限、超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但要求投资方承诺生态投入比例和本地用工!”

    “审批要成立‘红谷项目特别通道’,承诺‘拿地即开工’,甚至…我们要考虑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担前期风险。”

    “我回去可以立刻组织人手做详细的财务模型和不同投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冯帆的这番话又让李仕山惊喜不已。

    没想到他已经想到了资本运作的层面。

    如此看来,冯帆的潜力真的是不可估量的。

    这时,林薇也被冯帆提到的“回本慢”激发了灵感,她眼睛发亮,声音带着宣传人才特有的感染力。

    “冯帆说得对,光靠影视拍摄单一引擎,抗风险能力弱。”

    “我们必须做‘影视+’的大文章!”

    她指向飞瀑和深潭,说道:“利用影视热度,深挖旅游!开发【峡谷秘境探险】、【地质奇观研学】、【森林康养瑜伽】等深度体验产品!更要讲好‘谷山故事’!”

    她越说越激动,“书记,我查过县志,红谷传说里有上古仙人遗迹。”

    “我们可以把这些本土文化元素深度植入未来的影视作品和旅游体验中,打造独一无二的‘红谷仙侠’品牌,开发沉浸式演艺、文创衍生品。”

    “让游客不只是看景,更是来体验一个‘世界’。这样就能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缩短投资回报期。”

    三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激烈碰撞。

    他们从具体技术细节到宏观商业模式,从生态保护到文化挖掘,争论中不乏火花,补充中更显深度。

    李仕山和沈峰站在一旁,听着三位年轻人充满激情与智慧地讨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而满意的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