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星火燎原,爱意渐生(31-75) 第三十四章 初次交锋(1 / 2)

加入书签

    赵北北这边刚把内部管理的缰绳勒紧了些,还没顾上喘口气,外头的风就吹了进来,带着股说不清的寒意。

    最先觉察不对劲的是王嫂。她性子泼辣,爱跟人来往,常去镇上的菜市场采买些零碎。这天回来,她把菜篮子往地上一放,眉头就拧成了疙瘩。

    “北北,俺听着点闲话。”王嫂凑到正在核对订单的赵北北身边,压低了声音,“市场上有人嚼舌根,说咱们这‘网红糖’啊,就是样子货,火不了几天,风头一过就得凉。”

    赵北北敲击计算器的手指停了一下,抬眼:“说这话的是什么人?”

    “听着像是‘福顺昌’那边的人提了一嘴。”王嫂撇撇嘴,“福顺昌”,是本地一家老字号糖厂,几十年的牌子了,以前是国营的,底子厚,镇上老一辈认它的人多。

    赵北北“嗯”了一声,没多说,心里却留了意。

    没过两天,负责线上客服的李姐也遇到了怪事。有个ID反复在店铺后台询问,问题刁钻得很:“你们这古法制作,有权威认证吗?”“保质期这么短,是不是防腐剂没敢标?”“听说就是小作坊产的,卫生能达标吗?”话里话外,透着一股挑刺的意味。

    李姐按照赵北北定下的标准,客客气气地解释古法工艺的特点、强调选料和卫生标准,对方却只回了个阴阳怪气的表情包。

    紧接着,线下渠道也传来了坏消息。那几家刚开始合作的小超市老板,先后打来电话,语气有些为难。

    “小赵老板啊,不是我们不想卖你的货,”其中一个老板说得比较直白,“是‘福顺昌’那边找人了,说他们的老牌子冰糖、酥糖最近也搞活动,价格压得低,还暗示我们……说卖你们这种‘网红产品’风险大,不如卖老牌子稳妥。”

    另一个老板则说得委婉些:“北北啊,你家糖是好,就是……这市场上现在说法有点多,顾客问起来,我们也不好解释。你看……是不是也考虑适当调调价?”

    价格试探,舆论打压。赵北北心里明镜似的了。这不是偶然,是“福顺昌”这个地头蛇,开始亮爪子了。对方没直接打上门,用的都是些不上台面的小动作,但招招都冲着她的根基而来——口碑和渠道。

    晚上,赵北北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桌上摆着一包她让王嫂特意买回来的“福顺昌”的经典冰糖和酥糖。包装朴实,甚至有些土气,但分量扎实,糖体晶莹。

    她掰了一小块冰糖放进嘴里。甜,是那种直白、猛烈、甚至带点霸道的甜,是老一辈人熟悉和依赖的味道。和她的雪糖那种清润回甘的层次感完全不同。

    压力像无声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内部刚刚理顺,外部的挑战就接踵而至。对方是老字号,有根基,有渠道,有价格优势,甚至能在舆论上轻易地给她这个“新来的”贴上“不长久”、“不靠谱”的标签。

    她不怕竞争,但她清楚,自己这点家底,跟人家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