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1-30) 第六章 熬糖如练心(3 / 3)
; 这一次,顾淮南没有立刻回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锅里的糖液还在咕嘟着,那点焦糊味似乎更明显了。赵北北坐在灶前,看着那跳跃的火苗,心里一片冰凉。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终于响了。是顾淮南发来的长长的一段文字。
“首先,接受不完美。手工制作,尤其是古法复原,不可能次次完美。其次,分析原因:疲劳导致操作失误。解决方案:第一,立即将未被明显污染的糖液小心舀出,单独存放。第二,焦糊部分坚决弃用,不可因小失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记录下这个失误,以及你的应对。真实的传承路上,失败和瑕疵,往往比一帆风顺更有力量。这证明你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实地摸索、挑战。”
他的文字依旧冷静,没有安慰,只有分析和指引。但奇异地,赵北北那颗焦躁冰凉的心,却慢慢平复下来。
是啊,爷爷当年,难道就没有失手的时候吗?
她依言而行,小心翼翼地将大部分糖液舀到一个干净的陶盆里,那点焦糊的底子,则忍痛刮掉丢弃。做完这一切,虽然损失了一些,但看着盆里那依旧晶莹粘稠的琥珀色糖液,她心里反而踏实了。
她在记录本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一笔失误,以及自己的心情。
第七天,终于到了。最后的收汁阶段,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火候控制得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小心。当糖液达到笔记上描述的“挂旗”状态——用木勺舀起,糖液如一面小旗般缓缓飘落时,她知道,成了。
熄了火,待糖液稍凉,她将其倒入抹了薄薄一层熟油的木模具中。看着那琥珀般的液体缓缓流淌、铺平,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混杂着极度的疲惫,席卷了她全身。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几乎要虚脱。窗外,天光正好。
这一锅历经波折的雪糖,终于凝固成了实实在在的希望。而那熬糖的七日,也像一场修行,磨掉了她最后一丝侥幸与浮躁,炼出了一颗更为沉稳坚韧的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