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1-30) 第五章 毒舌评论家“淮南”(2 / 3)
什么?是‘百年老店’这个虚名,还是你能做出比别人更好吃、更具吸引力的糖?目前看来,两者皆不突出。
建议沉下心,先打磨好产品,理清商业模式,再谈‘盘活’二字。否则,这只是又一场很快就会熄灭的自嗨。”
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精准地扎在她最痛的地方。尤其是最后那句“自嗨”,像一记耳光,扇得她脸上火辣辣的。
疲惫和委屈瞬间被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取代。她辛辛苦苦、耗尽力气拍出来的视频,在这个“淮南”眼里,竟然一文不值?他懂什么?他了解这老糖坊的历史吗?他知道拉糖需要多大的力气吗?他尝过这糖的味道吗?就在那里大放厥词!
什么内容、视觉、产品、商业模式……满口听起来高大上的词,不就是看不起她这土作坊吗?
愤怒让她手指发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她点开回复框,指尖在屏幕上用力敲打,恨不得戳穿屏幕:
“这位‘淮南’老师,您站着说话不腰疼!您这么懂,怎么不去盘一家试试?我的糖好不好吃,您尝过吗?!您知道熬糖火候多难掌握吗?知道拉糖要多大的力气吗?什么商业模式,什么高级感,我就想老老实实把爷爷的手艺传下去,把糖做好,有错吗?!!”
一连串的质问和感叹号,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发送成功后,她胸口还在剧烈起伏,呼出的白气都带着愤懑。
她把手机扔到炕上,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走到水缸前,舀起一瓢冷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才稍微压下了心头那股邪火。
冷静下来,一丝后悔又悄然浮起。是不是太冲动了?那个“淮南”说话虽然难听,但好像……又没说错?
她重新捡起手机,一字一句地又把那条长评看了一遍。抛开那些刺眼的词汇,他指出的问题——节奏慢、光线暗、包装差、竞争力不明确……似乎每一条都客观存在。她自己拍的时候不也觉得不够好吗?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还有他说的“核心竞争力”……爷爷的糖,和超市里卖的,到底有什么不同?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像石头一样投入她原本就混乱的心湖,激起更大的波澜。
她烦躁地放下手机,目光落在爷爷那本摊开的笔记上。翻到某一页,上面是爷爷记录某次熬糖失败的心得:“心浮气躁,火候必过。做糖如修行,需静心。”
她怔住了。
是啊,她太急了。急着证明自己,急着做出成绩,急着打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的脸。以至于别人一句批评,就让她方寸大乱。
那个“淮南”或许说得不对,或许方式讨厌,但他的出现,至少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她此刻的狼狈和慌乱。
她再次拿起手机,看着自己那条充满火药味的回复,觉得幼稚又可笑。她没有删除,就让它留在那里,像是一个成长的印记。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