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汇川谋局(1 / 2)

加入书签

1994年7月中旬,汇川市的天空湛蓝如洗,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地之间。夏日的热风夹杂着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气息,如热浪一般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到一阵燥热。

陈东莱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省计委大楼,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修长。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就在刚才,齐佳佳的承诺为开江县的天然气发电项目铺平了道路,这让陈东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齐建国的隐秘危机却像一片阴云笼罩在他心头,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正当他准备返回酒店时,一辆黑色的奥迪轿车缓缓地停在了他的身旁。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老领导江自流。江自流面带微笑,语气亲切地对陈东莱说道:“上车!”

陈东莱微微一笑,快步走到车旁,拉开车门坐了进去。车内的空调吹出阵阵凉爽的风,仿佛将外界的暑气完全隔绝开来。

江老领导坐在后排,他身着一身深色的西装,显得气度沉稳,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久经官场的从容。他指了指身旁的位置,笑着道:“今天来汇川,是为了天然气发电项目跑腿?”

陈东莱点头,语气谦逊:“江书记,您过奖了。我这趟来汇川,是想在省计委为开江争取个大项目。开江的天然气资源是优势,但要想把经济盘活,还得靠大项目拉动。您在汇川这边,情况怎么样?”

江自流哈哈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还不错!我用了你说的那个ppp集资方法,专门为汇川机场轻轨项目筹措资金。项目按时开工,进度顺利。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届中调整,我可能会更进一步。”

这是山城汇川的第一条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向社会集资的通告发出后,汇川市财政局与计委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回应。不仅有来自江安的私营企业为项目注资,甚至还吸引了香江、南粤的企业家与资本。由于参与注资的资本远超预计,江自流甚至有机会让建设局设计了一段八公里的地下路段。这样就形成了轻轨+地铁的格局。

据说省委书记陈慎行得知汇川的第一条地铁即将开工后,心情大好,亲自参与了开工与奠基仪式。组织部长齐建国趁热打铁,已经提名江自流为汇川市委负责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估计下个月省委常委会就会表决通过。

陈东莱眼中闪过一丝敬佩,拱手道:“江书记,恭喜您高升!市委副书记可是实打实的大平台,汇川又是省会城市,前途不可限量!”

江自流的提名,恰逢1994年年中届中调整的关键节点。汇川作为省会,经济体量和政治地位远超一般地市,若江自流顺利晋升为市委副书记,便有机会在1997年冲击汇川市长的位置,赶在53岁解决副部级待遇。

即使市长之位未能如愿,以他的资历和人脉,调任某个地市州担任书记,也完全有可能在60岁前跻身副省级行列。陈东莱的恭喜,既是真心祝贺,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江自流作为老领导,若能更进一步,将为陈东莱在省里的关系网增添一枚重要砝码。

江自流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东莱,你也别光顾着捧我。我知道你在开江为招商引资的事操碎了心。康乐系的烂摊子不好收拾,杜洪波的那些旧部还在那儿给你使绊子,对吧?我给你介绍个项目,江安石化的聚乙烯项目,绝对是块大蛋糕!”

陈东莱闻言,眼中一亮,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江书记,聚乙烯项目?能不能详细说说?这项目对开江能带来什么好处?”

江自流微微一笑,语气沉稳:“江安石化的聚乙烯项目,是个高耗能的化工项目,产品广泛用于塑料管道、包装材料、薄膜和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项目总投资大概在5亿元左右,建成后年产值能达到10亿元以上,直接拉动就业2000人,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比如包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