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384海晏河清,江山永固(大结局)(3 / 5)

加入书签

岭之地修路架桥。”

宰相叶静能并未注意到异样,仍旧做着年末的工作汇报。在他汇报完毕后,工部尚书长孙辅接着道:

“官家要求研制的驰轨,如今工部也已经有了样品。以车马试行后,效果颇佳,同样的路程,速度比在普通道路快了一倍。”

“目前的问题是成本方面.”

“官家,关于三舍法和官学设立,臣”

一个个问题提出、商讨、解决,在场高官也都是第六境往上的武者,连饭也不用吃,从中午工作到宵禁也不离开,直接睡在了值宿的房间。

新朝建立,事情实在太多,连年战乱带来的后遗症完全不是这几个月的通宵加班能解决的。

只能说每天多做一些,大宋就能越早一天走上正轨。

抱着这样想法的还有叶淑仪,当李存孝回到后宫,前者还在灯火下翻阅着各地养济院和药局的设立情况。

悄悄走到身后,只见其衫裙之外,罩着窄袖褙子,侧坐让修身的衣物勾勒出浮凸的线条。

发冠下的红头须点缀南海珍珠,灯光下映射彩晕,衬托得肌肤如同暖玉。

专注的佳人总是魅力十足,李存孝看得心中大动,上前一把将妻子打横抱起。

“三郎,呀还没到晚上呢”

鸾凤和鸣,巫山云雨。

年轻的皇帝操劳着国事与家事,不知不觉间,便是三年过去。

“快走快走,迟一点儿便占不到好位置了!”

“诸君行色匆匆,所为何事?”

“吴王越王入京,纳土归宋,今日便是入朝之期,兄台竟不知?”

“啊?我这几日闭门不出,钻研理学,险些错过盛事!同去!”

身穿襕衫的官学学子从太学涌出,一边兴奋议论,一边和涌动的人群前往天街。

等到了此处,果然已经有捧日、天武两军军士把守道路两旁。

甲胄精良,刀枪森然,看气息,竟然无人低于第四境。

两侧百姓保持着距离,神情中对其却不是很惧怕。

“快看,有人来了!”

这时候,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众人视线纷纷看望南方定鼎门,只见一列车队浩浩荡荡开了进来。

“天中雒阳,果然名不虚传,比起当初的西京大兴,还要宏伟壮观。”

“能在此地了此残生,也不算凄惨了。”

马车之中,吴王杨化源颇为萧索,在他对面的越王钱具美看上去却要精神许多,闻言安慰道:

“杨公何必如此。当今官家雄才伟略,功参造化,乃天人神圣,岂是你我可以匹敌?”

“我等纳土归宋,于情于理,也不会被秋后算账,总比那王建身首异处好得多。”

“那倒也是”,杨化源稍觉安慰,感慨更深。

三年前大宋初立,他对于新帝的实力有所怀疑,但也不敢妄动,想着假意顺服,拖延几年,以观后效。

可没想到,短短几年,李存孝这位官家的花样却是层出不穷:

先是打着变夷为夏、四海交通的名头,在各地修筑驰轨,搞出了什么马拉火车,大大缩短了各地通行的时间。

然后又在各州、县乃至乡中设立官学,先是小学开蒙,然后中学分定文科武科,培养各行业人才。

最要命的,是以太学为中心传播的理学,号称“存天理制人欲”,三教合一,将传统武道推陈出新。如今的新生武者,已经不再是种魔那一套了。

气血充盈,存神锻体,精魂内炼,黄庭采息,抱丹九转新的五境替换了旧的五境,和后面的天梯、玄关完美衔接。

不同之处在于,新法再也不用培育心魔,转而替代以更为温和的观想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