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382登极改元,太平兴国(3 / 4)

加入书签

则被外仗护卫在中央,故而称为“中道”。

中道仪仗从前往后,分别为六象、六引、金吾纛矟、检校龙旗前、清游队、朱雀队、龙旗十二、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旗车、鸾旗车、崇德车、皮轩车、引驾十二重、太常前部鼓吹队、殿中黄麾、司天相风行漏、钑戟前队、六军仪仗、御马、日月等旗、牙门、三卫仗、金吾细仗、受命宝、千牛、导驾、供奉官、玉辂.

皇帝和皇后所乘便是玉辂(),乃是以美玉装饰、大象牵引的华丽巨车。

不过考虑到仪仗的效果,李存孝干脆让老朋友九头青狮来拉车。

这头巨兽登场的表现,比一般的六牙白象更加震撼,不少笃信佛教的百姓,索性跪倒在了道路两旁,嘴里虔诚地颂唱着佛号。

整个大驾卤薄,有官兵5481人、车辇61乘、马2873匹、牛36头、象6只、乐器1701件、兵杖1548件,可谓极为盛大。

莫说普通百姓,就是身处其间的官兵,几乎都是头一次参与到如此盛事,哪怕如叶静能、李贤之流,同样兴奋得双手颤抖。

这样宏大的场面,自从安史乱国之后,还是头一遭!

乾封距离太山并不远,一个时辰后,仪仗在山脚停驻。

百官和观礼军民皆步行,李存孝则与叶淑仪凌空缓缓而上。

目光扫过受邀观礼的耆老乡贤队伍,张力士一家赫然排在靠前的位置——四目相对,李存孝微笑点头,紧张的镖局众人顿时激动雀跃起来。

秋菊铺就一条金黄的地毯,倒映日辉,如一片光海。

待皇帝和皇后各就其位,负责主持典礼的李贤有条不紊地开启一系列流程:

迎神,燔柴,奠玉帛,进俎、三献.

总体而言,新朝礼乐,还是承续了大秦旧制,变化不大。

唯独有一点不同,那就是祀天的祭坛并不按照寻常的规制,而是完全仿照昊天法相祭坛而造。

四层圜丘,各层圆台都设有十二陛,均匀地分布在圆台四周,呈十二辰分布。

第一层设28宿及下官135星座,第二层设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官55星座;

第三层设黄、青、赤、白、黑五方天帝与日、月七神座,第四层独设昊天上帝之神座。

饮福、受胙,彻豆,送神、望燎.伴随着仪式流程逐渐来到尾声,李存孝能够明显感觉到,太山山顶这实在的祭坛,和他元神法相中虚幻的祭坛,逐渐生出感应。

而当他从比其余十一陛更宽的午陛南阶登坛,展开登极赦书,祝词宣告之时,这种悸动逐渐攀升至顶点:

“朕以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灵改卜,王者所以膺图。”

“.起自侧微,备尝艰险.属以敌国侵疆,边民罹苦。朕长驱禁旅,往靖边尘.”

“.遂戡定两河南北,诛伪帝以救生民,斩奴酋以复燕云,偃兵息民于田里.”

“今地幅员万里,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

“兆庶不可以无主,万几不可以旷时,勉徇群心,以登大宝。”

“宜国号大宋,改秦同光五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定都雒阳,改东畿为天中。”

“于太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天地”

“尚享!”

最后两字落地的刹那,祭祀过程中逐渐累积的国运骤然勃发,化为一头气运金龙,横亘天穹。

国运加身,李存孝的视角又一次无限拔高。

这一次,整个大秦,不,大宋十六道的疆土都呈现在他的眼前。

其中以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山南道、关内道、京畿二道光辉最盛,这七道也是得益于李翼圣之前的功劳,从大秦手中接过来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