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黛玉分娩(2 / 4)
“屠龙术”!这“术”,不在阴私诡道,而在阳谋大势。
在幽州,便是岳父信中反复强调的那三条生命线——抚恤立信、织造固本、军心聚势!
这三者,便是他苏慕白在北疆淬炼的锋芒,是斩向未来风暴的倚仗。
他霍然起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玄色羊绒披风裹紧,推门而出。凛冽的夜风如刀割面,瞬间驱散了书房内最后一丝暖意,也让他翻腾的心绪瞬间冷却、凝定。
翌日清晨,寒风夹杂着枯叶,打在幽州府衙新辟出的“英烈抚恤司”门楣上。
屋内忙碌的身影,却压不住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数名从衙门调来的老吏,正伏案疾书,面色凝重。
桌案上堆叠着厚厚的名册,每一页都承载着朔方军阵亡将士的名字、籍贯、所属营队、牺牲地点及大致事迹。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苏慕白步入时,无人察觉。他站在门边,目光扫过那些紧抿着嘴唇、一丝不苟誊录的老吏,落在桌角一叠已经初步整理好的烈属名单上。上面用朱笔细密地标注着:
李氏,夫战殁于野狐岭,遗二子一女,长子十四,幼女三岁,居城南柳树巷,家徒四壁;张王氏,子殁于鹰愁涧,老迈多病,仅靠邻舍接济……
“大人。”
吏房主事察觉动静,忙起身行礼。
“免礼。”
苏慕白声音低沉。
“进度如何?”
“回大人,”
主事恭敬道。
“阵亡将士名册核对已过大半,最迟后日可全部完成。”
“烈属走访核实,顾廷烨将军亲自带着亲兵营在办,已摸排城内外及附近州县三百余户,情况……大多艰难。”
苏慕白拿起那份名单,指尖划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标注,眼神愈发沉静。
“名册核对务必详实,一字不差。碑文本官已亲自拟就,着工房选用最上乘的青石,即刻开凿碑体,务必坚厚庄重。”
“选址北城门内,要让每一个进出幽州的人,抬眼便能看见!”
“是!”主事凛然应命。
“烈属生计是重中之重。”
苏慕白放下名单,语气斩钉截铁。
“凡适龄女子,登记造册,优先送入织造坊。告知她们,工钱按熟手起算,坊内设幼托,孩子有人照看。老弱病残,无劳力者,府衙设‘忠烈抚济仓’,每月定额米粮布匹,确保无人冻饿!”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
“此事,你亲自督办。”
“钱粮若有短缺,直接报本官。谁敢从中克扣一粒米、一文钱,或对烈属有半分轻慢,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卑职明白!定不负大人重托!”
主事额头渗出细汗,深深一揖。
离开抚恤司,苏慕白并未回府衙,而是策马直奔城外新建的织造工坊区。
远远便听见机杼声织成一片,如同北地的脉搏。
巨大的新工坊已初具规模,薛宝钗一身素雅袄裙,外罩银鼠皮斗篷,正指挥着工匠安装新式织机。她眉眼间带着一丝疲惫,却精神奕奕。
“大人!”
见到苏慕白,她眼中一亮,迎了上来。
“辛苦了。”
苏慕白握住她微凉的手,目光扫过繁忙的工地。
“新坊区进展如何?烈属安置的位置可留好了?”
“按大人的吩咐,最好的向阳通风处,已划出整整三大间,织机都是最新的。”
薛宝钗指向一处。
“托幼的院子也快收拾好了,请了两位有经验的稳婆和几位妇人照看。名单一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