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采购科的会议(1 / 2)

加入书签

午后的日头比晌午弱了些,却仍闷得人发慌,

空气里飘着股子热烘烘的尘土味,吸进肺里都觉得燥得慌。

轧钢厂办公楼里的吊扇慢悠悠转着,扇叶上积的灰都看得清楚,

转起来还带着点“嗡嗡”的响声,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第三采购科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刘清儒揉着眼睛晃了进来,

眼角还挂着点没睡醒的眼屎,脸上那股倦意就跟刚从被窝里拽出来似的。

他本想像往常一样,在科室门口冒个头,瞅着没人注意就撒丫子溜号,

谁成想,今天偏偏赶上开会,一开就开了一上午还没个完。

科长赵永胜特意嘱咐“下午两点准时接着开,少一个都不成”,他这才没敢挪窝。

中午在食堂对付了顿少油的炒洋白菜,就找了个背旮旯儿的长椅眯瞪了一会,

醒来还觉得脑子里昏沉沉的,跟灌了铅似的,连抬眼皮都费劲。

“哟,老刘,这盹儿没睡够啊?眼泡肿得跟核桃似的!”

张建军端着搪瓷缸从外面进来,缸子里泡着几片茶叶,

热气腾腾的白雾往上飘,还带着股子淡淡的茶香。

他跟刘清儒同岁,都是47,俩人在采购科待了二十多年,

熟得能知道彼此兜里揣的是烟卷还是糖块。

“上午跟你说的那事儿,我家小子考上厂办子弟学校了!”

张建军把搪瓷缸往桌上一放,声音里都透着喜劲儿,

“往后不用天天骑自行车送老远,省事儿多了!

就是这小子淘,每天放学还能跟我念叨念叨学校的事儿,烦归烦,心里倒踏实。”

刘清儒打了个哈欠,往椅子上一坐,伸了个懒腰,腰杆“咔吧”响了一声,

听着都让人觉得解乏:“嚯!你就知足吧!最少你能天天见着孩子,热热闹闹的多好。

哪像我,仨小子俩闺女,大的几个要么成家搬出去了,要么在别的地上班,

最小的闺女今年都十四,在郊区的寄宿中学,平时住校不回来。

现在家里就剩下我跟老伴俩人,冷清清的,想见一面孩子都难!

上次想看看小闺女,还得趁礼拜天起大早,骑俩小时自行车去她们学校门口等,

人家也就跟我聊两句,就得回宿舍,当时我在心里想,我跑这一趟图了个啥?”

“图啥?图心安呗!你这会儿家里是清净了,可也少了热闹劲儿。”

周明远揣着个刚从厂门口小卖部买的烤红薯进来,红薯皮还热得烫手,

他换手颠了颠,用胳膊肘顶了顶吴程兵,掰了一半递过去:“来,接着!

我跟我家那口子说,再熬五年,到五十就申请内退,到时候在家带带孙子,

比在这儿天天跟菜贩子、粮店掰扯强。

你看咱们现在,天天得盯着应季的菜,生怕断了供,累心!”

吴程兵接了红薯,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口,甜得眯起眼,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老周你说得对,不过比起前几年,现在算好的了。

李怀德在的时候,采购点东西都得看他脸色,买袋面粉都得层层签字,跟求人似的。

现在杨厂长管事儿,讲究‘实打实干’,咱们采购只要把好质量、算准数量,

别亏了厂里职工,就行,不用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马卫国刚从食堂对账回来,手里拿着本采购登记册,“啪”地往桌上一放:

“可不是嘛!上午去食堂,李主任还跟我说,现在菜的分量足,还新鲜,职工们都满意。

对了老刘,昨天科长跟你说的下乡采购的事儿,怎么样了?

这都七月了,正是茄子、豆角、西红柿下来的时候,

食堂等着用新鲜菜呢,总从城里菜站买,又贵还不新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