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英魂陨落山河恸 新锐初升战鼓鸣(2 / 4)

加入书签

想再失去任何人了……”

蝶漪抱了抱缘子,“我的命都是你救的,没有你,我过什么安稳日子,没有你们在前线拼命,会稽的百姓又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缘子,我觉得,我在这里治病救人,更有意义,比安稳的日子,更有意义。”

七日守灵结束,曾钟娥决定带杨祖春的棺木回临安下葬,缘子也觉得应当如此,便安排人护送他们回程。

蝶漪还是没有走,坚持留了下来。

完颜琮选了个日子将宝嘉的尸体火化了,收殓骨灰后并没有安葬,而是准备一直带在身边。

他一直记着打完仗继续和缘子四处义诊的约定,他也有信心,一定会有那样一天,到时候他也要带上宝嘉,和他们一起启程。

枣阳的军报送至官家的案头,他当即就喷出一口血来。

最后一个年少时的好兄弟,也弃他而去了……

他如何对得起曾钟娥、如何对得起杨家……

官家卧床不起,朝野上下震动,听说皇后也病倒了,侍女知道杨将军是皇后娘娘的堂兄,也知道他们感情深厚,以为她会痛哭流涕,却没想到娘娘竟然没掉一滴泪,只是一病不起,眼神空洞,似乎再没了光彩。

没人知道,杨祖春其实是杨楚琇从小就爱慕的人,但他们是堂兄妹,这人隐秘的感情,她一个人知晓就罢了。

别人以为她当初替嫁是因为贪恋权势、富贵险中求,可其实她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堂兄能和心爱的女子喜结连理、共赴白首,而她若真能得到官家垂青,往后的日子,也能护着一二。

这些年,她以为自己做到了。

母仪天下的她,以为能麻痹年少青涩的情感,听闻他死讯的那一刹那,才知道,她从来就没有忘记过爱他。

只是这件事,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宗祯等人回到临安后才知道枣阳发生的事,虽然途中荆彬收到阿烈的传信问询静纯情形,但他只以为是提醒他们看住静纯,竟没想到引起了后续这么多事情。

最悲痛的莫过于静纯,她在路上丢了母亲的遗物,本以为是遇到了偷盗的贼,却没想到是被人有心为之,她十分自责。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曾钟娥带着棺材回到临安,众人无处宣泄的情感全都迸发而出。

十里长街皆缟素,半城烟雪俱垂首。

杨祖春膝下无子,唯一的女儿还在枣阳镇守,没有人议论、没有人嘲笑,宗祯在最前面打了引魂幡,济国公赵竑奉旨为杨祖春执孝子礼,宗室子嗣也皆来送行。

乌棺沉沉压过青石板,两侧人潮黑压压跪倒,一路都是呜咽声。

因官家病倒,静纯情绪低沉,之前缘子提过的血净的事她也没有再提。

倒是曾钟娥比她还振作,“你终日在府上陪着我,我倒是想你能出去看看,我说了多少次这事不怪你,但你还是解不开心结,不如就去做事,多做事,做有用的事,心中会不那么难过。”

曾钟娥也是如此做的,她真正去了枣阳才知道将士们冬日过的是什么日子,前年做的冬衣虽厚实,但穿起来不够轻便,不利操练,去年启程得急,还没来得及做冬衣,今年,她决定提前筹备这件事,不仅是荆襄地区,前线所有的将士,包括红袄军、忠义军,都有。

翩翩和洛雁自然前来帮忙,还有临安城中交好的几家女眷,听闻此事,也纷纷出力。

杨楚琇病中坐起,她颓废了太久了,眼瞧着就八月了,她也从私库了拿了银钱出来,还拨了织造司的人手去帮忙。

杨祖春虽然不在了,但杨家还在,精神还在,只要大家没有遗忘,有人在传承,就不枉他这一辈子为国为民。

枣阳那边果然如同缘子所料,几个月来金兵都没有再发起过攻城。

但是周边州县一直滋扰不断,数百人的小型冲突已成常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