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史料·魏进忠饰非掩罪录(2 / 7)
魏进忠的话音刚落,阶下立刻响起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户部侍郎张承业——魏进忠的亲外甥,踩着皂靴快步出列。他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卷宗”,锦盒包裹的封皮上,用朱砂写着“谢渊罪证”四个大字,格外刺眼。躬身时,蟒袍下摆扫过光洁的玉阶,发出窸窣声响,像极了毒蛇吐信时的嘶鸣。他刻意挺了挺腰杆,想让自己显得底气十足,可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慌乱——他昨夜亲眼看见谢府幕僚被缇骑拖走,那惨叫至今还在耳边回响。
“陛下明鉴!魏大人所言字字泣血,皆是实情!”张承业高举卷宗,声音洪亮得有些失真,刻意压出的悲愤腔调里,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谄媚,“臣奉旨核查宣府边军粮草,耗时三月,遍查粮道账目,终于发现惊天隐秘——谢渊私扣军粮二十万石,用三十艘粮船尽数装车送往漠北,结交北元可汗,妄图里应外合!此等狼子野心,天地难容!”他刻意顿了顿,等着殿内的反应,见德佑帝脸色沉了下去,立刻趁热打铁:“此等行径,致使宣府边军去年冬粮草断绝,饿死五万余人,冻毙于岗哨者不计其数!那些士兵的尸骨,如今还堆在狼山脚下,臣亲眼所见,惨不忍睹!”
他说着,故意翻开卷宗,露出里面“泛黄”的账目和“血迹斑斑”的名册,声音带着哭腔:“陛下请看,这是边军粮道的记账,每一笔支出都有谢渊的私印为凭;这是饿死士兵的名册,家属们签字画押,哭着求臣为他们做主。魏大人依法纠察,是为国除奸,尽忠职守;谢渊通敌误国,残害将士,是罪该万死!若不是魏大人及时发现,我大吴江山早已落入北元之手!”他这话半真半假,账目是赵安伪造的,名册是徐靖逼签的,可在宫灯昏暗的光线下,倒真像那么回事。
话音未落,镇刑司提督石崇、理刑院总管李德全、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怀安等人纷纷出列,乌纱帽在宫灯下连成一片阴影。“陛下,张侍郎所言极是!”石崇上前一步,他刚从诏狱赶来,官袍上还带着淡淡的血腥味,“魏大人一心为国,鞠躬尽瘁,反遭流言诋毁,此等谣言若不肃清,恐动摇朝纲,寒了忠臣之心!”一时间,“依法办事”“安定社稷”“为国除奸”的呼声在殿内回荡,像沉重的鼓点,压得空气都沉甸甸的。几个中立派官员想开口,却被身边的魏党成员用眼神制止,只能无奈地低下头。
石崇更是上前半步,补充道:“臣近日查获谢渊幕僚陈文彬的私信,信中明言‘待北元南下,便以狼山为号,里应外合,共取金陵’,此等逆言,白纸黑字,铁证如山,足证谢渊谋逆之心早有!如今有人借谢渊之死散布谣言,实则是与谢党勾结,妄图颠覆朝政,蛊惑民心,其心可诛!”他说罢,恶狠狠地瞪向阶下沉默的官员,目光在李仁脸上停留片刻,警告之意昭然。李仁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只能强压下怒火——他知道,此刻开口,只会落得和谢府幕僚一样的下场。
兵部侍郎李仁站在群臣之中,听得浑身发抖,指节攥得发白,指缝里渗出细密的血珠也浑然不觉。他与谢渊共事五年,谢渊在宣府冻裂手指批阅军报的模样,在边关与士兵分食粗粮的场景,在贺兰山救下三万边民时的笑容,都清晰如昨。去年冬他亲赴宣府劳军,谢渊将自己的棉袍脱给冻得发抖的小兵,自己裹着旧毡毯办公,军粮虽不算充裕,却从未断过——这样的人,怎会私扣军粮、通敌叛国?张承业口中的“饿死五万边军”,更是无稽之谈,那些所谓的“尸骨”,不过是魏党为栽赃,从乱葬岗挖来的流民遗骸。
李仁深吸一口气,胸口的怒火几乎要冲破喉咙,刚要抬步出列,手腕却被身边的户部尚书王嵩死死拉住。王嵩的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渗着冷汗,用力摇了摇头,然后用口型艰难地示意:“魏党势大,谢府三名幕僚已被打入诏狱,至今生死未卜,不可硬碰!”他的目光扫过魏进忠身边虎视眈眈的石崇和缇骑,满是恐惧——王嵩的儿子在魏进忠麾下当差,他不敢赌,也赌不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