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岂言治乱悉属王事,黎庶双肩独扛万难(6 / 7)

加入书签

周老实,愿舍老命,探消息,寻罪证,若背此盟,身葬乱岗!”周老实划破手指,滴血入酒,一饮而尽。儿子的冤死、魏党的暴虐,让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此刻也生出了决绝的勇气。

“我金甲,愿奉东宫,统暗探,聚义士,若负诸位,死于刀下!”金甲划破手指,滴血入酒,端起碗一饮而尽。潜伏三年的隐忍、谢公的忠魂、百姓的期盼,都在这一刻凝聚成力量。他将空碗摔在地上,高声道:“从今日起,我们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同生同死,不除魏贼,誓不罢休!”众人纷纷摔碗,声响在废弃粮仓里回荡,穿透寒夜,向着皇城的方向,传递着孤臣们的忠义与决心。

片尾

刘怀安跟着木系暗探,乘上了前往东宫属地的小船。运河上的夜色深沉,船桨划水的声音轻柔,他将赈灾账册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江南十万灾民的希望。三天后,小船抵达目的地,东宫的人早已在此等候,接过账册时,郑重地说:“太子殿下知道诸位的忠义,定会尽快布局,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金甲混入魏府,假扮成新来的杂役,暗中观察孙成的动向。他发现魏府的暗格藏在书房的书架后面,由重兵把守,想要偷出完整的鞑靼密信,并非易事。但他没有放弃,趁着魏府举办宴席的混乱,悄悄在书房外留下了五行暗探的联络标记,等待合适的时机。

周老实在魏府附近摆摊,再次见到了那个老仆。老仆偷偷告诉他,魏进忠确实在私造龙袍,藏在府内的地窖里,还说魏进忠打算在三个月后的祭天大典上,逼迫陛下禅位。周老实将消息悄悄传递给金甲,金甲得知后,立刻用密信通知东宫,让太子殿下提前做好准备。

沈公子按照金甲的吩咐,在东宫附近转悠,意外遇到了东宫的侍卫长。他凭借父亲的血书和金甲的信物,成功联系上东宫,将京城的情况一一告知。侍卫长告诉他,二皇子萧炼的旧部已经集结完毕,只要东宫这边发难,他们就会从塞北起兵,呼应除奸。

魏进忠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下令加强京城的防卫,缇骑的巡逻更加频繁,对出入京城的人盘查也愈发严格。但他不知道,孤臣们的义盟已经成型,五行暗探的网络已经铺开,东宫的布局已经完成,就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点燃那把能烧穿黑暗的火。寒夜虽长,但黎明终会到来,魏党的末日,已近在眼前。

卷尾

寒夜终究没能冻灭孤臣们的忠义之火。破龙王庙的密谈、废弃粮仓的盟誓、运河上的孤舟、魏府的潜伏,每一个身影,都如散在黑暗中的星子,虽微弱,却执着地闪烁着光。谢渊当年说的“散在天下的火种”,此刻终于聚成了燎原之势。

陈顺依旧在街头卖字画,每一笔都藏着联络的暗号,越来越多的谢党旧部、受魏党迫害的百姓,加入了义盟的行列。他们有的提供消息,有的掩护撤离,有的收集罪证,用各自的方式,为除奸之路添砖加瓦。破窑、废弃粮仓、城南码头,成了他们秘密联络的据点,寒夜中的每一次相聚,都让忠义的火焰燃烧得更旺。

金甲还在魏府潜伏,等待着偷取完整密信、探查龙袍下落的时机。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不仅是东宫的嘱托,更是孤臣们的希望,是天下百姓的期盼。腰间的短刀,刻着“忠肃”二字,那是谢公的谥号,也是他的信念——宁可死于刀下,也绝不辜负忠义二字。

沈公子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哭的少年。他跟着周老实,在街头收集消息,偶尔还会乔装成乞丐,混入魏府附近打探动静。父亲的血书被他藏在贴身的夹层里,每次摸到那干涸的血痂,他就会想起父亲的嘱托,想起盟誓时的决心,心中便充满了力量。

寒夜终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孤臣们的义盟,如同一颗种子,在黑暗的泥土里扎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魏进忠的铁蹄虽狠,却踏不灭民心,挡不住忠义。当东宫的号角响起,当塞北的大军南下,当孤臣们的罪证摆在御前,那积压了三年的冤屈与仇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