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祭祀社神(1 / 2)

加入书签

泾阳庄子现在由颜家两个老祖宗主持,正在举行的祭祀是祭社神。唐朝时丰收主要拜社神,也叫土地神、农神。

古时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这时正值秋收时节,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以报答社神保佑。

“秋成,村社飨赛报答神祇。盛集优娼,搬演杂剧,弦管摴蒱,沉酣达曙,如鲁人猎较,久而难变也”。

除了社神,部分地区也会祭拜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神灵,如田神、山川神、水神等。

今天是李氏庄子大棚水稻丰收的日子,祭拜的便是社神。

这个时代祭祀的礼仪,十分的隆重,庄严。

李氏族人也没有用“太牢”祭品,而是用诸侯的“少牢”,免得节外生枝。

庄子里面的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对跳傩舞的人指指点点,好奇中带着向往,蹦蹦跳跳的跟着学。

庄子里面的黄浦学堂今天放假,让孩子们参加劳动,这个时代的孩子,五六岁背着一个更小的弟弟妹妹干活实在是太正常了。

不正常的反而是李氏的孩子,六岁以上的孩子,都拘在学堂里念书,一直到十六岁。

这在这个时代还是蝎子拉巴巴……毒一份(独一份),在这个时代,十三四岁就成亲了,十五六岁可能孩子都有一二个了,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劳动力。

李氏不的,劳动力不劳动力另说,这么多半大小子,光每天消耗的粮食,就不是一个中等家族能够承受的起的。

几千年下来,自从有文字以来,平民百姓什么时候有读书写字的资格了?

庄子里面的这个黄浦学堂,大大小小的孩子近万,笔墨纸砚的消耗让各库房的大管事只要有机会就找李俊哭诉。

除了庄子里的这个黄浦学堂,上下六房老窝各一个,辽东石头城,钦州,泉州,番禺各一个。

李氏十个黄浦学堂八九万孩子,每年要消耗多少钱粮,年底开总结会的时候,族人们无不心疼的无法呼吸。

李俊还大力的推广夜校,李氏族人成年男女十六岁到四十五岁,不识字,不会算术的族人,每个月必须要上几天夜校,认识几个字都有严格的规定。

族人们都不理解,李俊也没有解释,这是他为以后打下来的地盘,压低治理成本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李俊觉得自已只要想办法提高生产力,降低治理成本,合理的收取治下的税收,就能很好的统治好族人们打下来的地盘。

也正是他大力支持族人们的教育,提高族人们的褔利,族人们才会十分的排斥外面的人加入李氏。

而外面的人,则是更加的削尖脑袋想要加入李氏,他们觉得自已付出生命的代价,让自已的家人能加入李氏也是值得的。

李氏族人对于自已的孩子不用功学习,那真的是往死里抽的。

要上夜校的族人,大家也都在比谁认识的字,会写的字多,谁算术好。

没有比这个时代的人还清楚,能够读书识字代表了什么。

族中的大管事以下所有的差事,哪一个不需要能写会算,要看的懂命令的?

今天的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十分开心,也许自古以来就没有孩子喜欢读书的,李氏黄浦学堂学的还多,还要练武。

今天能到田里撒野,抓稻花鱼,熊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开心?

。。。。。。

等祠堂门口的祭祀礼仪走完,所有的大棚前燃起爆竹。

这些都是李氏工坊出品,是李氏秘密基地里,研究火药的产物。

李俊之所以没有弄出来炸药之类的,是因为完全就没有必要。

李氏现在武力占优势,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弄出炸药,炮弹之类的,这不符合李氏的利益。

现在李氏族人用手里的铁枪,就能把敌人打得闻风丧胆,你就说弄出来了炸药有什么用?

现在李氏武力占优势,万一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