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鲁家 死是不够的(3 / 4)
> 刑部大牢的环境挺不错的,至少比锦衣卫的诏狱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存宁一身太子蟒袍出现在了鲁家人的面前:“就是你们在凉州得罪了我二婶?不对,不能说是得罪,而是要说冒犯,谁给你们的胆子冒犯我二婶?”
鲁有方膝行来到栅栏前,双手抓着栅栏:“殿下,得罪王妃的不是我们,是那个已经死了的鲁有年,他是家族嫡长子,我们管不了他的事,我们也是受害者。”
“受害者?”李存宁缓缓坐到大牢主事搬来的椅子上:“难道你们不姓鲁吗?他是你们家族的嫡长子,就可以借着鲁家的名头为所欲为了?”
鲁有方被李存宁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拼命磕头:“殿下明鉴,殿下明鉴啊!鲁有年一人作恶,我们实在是无辜受累啊!”
“无辜?”李存宁轻轻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明明律》有云:‘家主纵容子弟行凶,或管教不严致其犯上作乱者,连坐。’鲁有年身为鲁家嫡长子,代表的是整个郴州鲁家。他在凉州地界,公然冒犯我大明王妃,此乃大不敬之罪。你们身为鲁家之人,享鲁家之福,受鲁家之荫,如今岂能独善其身?”
他微微抬手,制止了鲁有方还想辩解的企图,继续道:“况且,据锦衣卫查证,鲁有年在郴州时便多有欺男霸女、为非作歹之举,尔等身为族亲,可曾有一人出面劝阻?可曾有一人上报官府?没有。你们默许了他的行为,纵容了他的气焰,这才酿成今日在凉州冒犯王妃的大祸。这‘纵容包庇’之罪,你们逃得掉吗?”
这一番话,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直接将鲁家的罪责从“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家族纵容”和“律法不容”的层面。李存宁并非凭一时喜怒行事,而是牢牢站在了国法礼制的根基上,他是大明的继承人,杀人也要有理有据。
鲁有方等人面如死灰,他们明白,太子殿下这是要将鲁家彻底钉死在罪柱上。
李存宁不再看他们,转而面向刑部大牢主事,以及闻讯赶来的刑部官员,正色道:“郴州鲁氏,族风不端,纵容嫡子鲁有年,先在家乡多有恶行,后竟敢在凉州冒犯亲王正妃,罪证确凿,按《大明明律》,此等行径,该当何罪?”
刑部尚书邵元培躬身答道:“回殿下,按律,大不敬者,主犯当斩,家产抄没。纵容子弟行凶、犯上作乱者,家主及相关族老皆连坐,重者可处流放,家产充公。”
“嗯。”李存宁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绝望的鲁家人,做出了最后的裁决:“鲁有年已死,但其罪难容。鲁有年一系,直系男丁,皆连坐,念其并非主犯,免死罪,但活罪难饶,判流放,至西疆戍边,遇赦不赦。鲁家其余各房,管教不力,纵容恶行,判抄没家产,男丁革除功名,永不得录用,女眷遣返原籍,由地方官严加看管。鲁氏家族,五代之内,不得科举,不得为吏。”
这个判决,既严厉,又留有余地。主犯一系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而其他旁系则保住了性命,但政治生命和家族前途被彻底断绝。这并非滥杀,而是精准的惩戒,既维护了皇室尊严和律法威严,也彰显了“法度之内”的仁恕——不牵连无辜,但罪责难逃。
“殿下!殿下开恩啊!”鲁有方听到“五代不得科举”时,彻底崩溃了,这等于断绝了鲁家未来所有的希望,哪怕鲁家什么都没有了,但只要保留了考取功名的权利,他们鲁家一定可以重新崛起的,但是五代人不能科举,那就等于变相的判了鲁家死刑,而且鲁家曾经得罪的人可不少。
李存宁站起身,语气淡漠:“开恩?若非念在尔等并非直接动手,今日便是人头滚滚的局面。记住这个教训,家族若不自省,纵容子弟,便是取祸之道!”
“郴州佛子?”李存宁冷笑道:“真是够可笑的,佛子也敢调戏我二婶,真是觉得自己的命太长了,死了是活该。”
一众官员看向李朝宗,刚刚那个威严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