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泰岳号海上剿匪(2 / 4)

加入书签

当然,三系电子拥有自己的生态链,除了射频芯片,其余全都无法与西方电子共存,东方芯片却可以应用在西方设备中。

就像西方电脑。

其CPU是一个1英寸大小的电子模块,IC载板预留1英寸左右的卡槽,把CPU放里面,再涂上冷凝胶、散热硅胶即可。

西方电子和东方电子,生产的都是这类CPU。

但三系电子生产的打火机造型中央处理器,它无法接入西方规则下的IC载板,即便使用其它方法连接,电脑也不兼容该硬件。

反之,西方和东方的CPU、显卡等等,无法装进三系一体机。

总的来说,双方走的是两个道路。

犹如毛熊研发三进制计算机,北美研发大规模集成电路。

三系电子是电子管计算机+AI硬件模块,构成AI计算机;北美依旧延续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利用程序构成AI。

目前三系AI终端闻名全球,甩开欧美好几条街,也就甩开东方十数年代差异。

又比如高铁。

05年之前,东方有两套技术,一套是铁道系统与西门子合作,研制的CRH3C型动车组(时速350公里),一套是南车四方公司基于川崎重工CRH2A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的CRH2C(时速300~350公里)。

目前,东方高铁、亚欧高铁,均采用这俩车头。

单台报价2亿红钞,三元农业先后采购了400余台。

但05年,三元重工推出自己的智能协同控制-永磁牵引系统-SY450。

其车身采用碳纤维+镁合金制造,自重比上一代降低20%,内部采用三元建材降噪系统,列车行驶时室内噪音可达2分贝,整车采用飞箭气动流线造型,风阻降低25%,并且接入西塔星链,可实现全线路动态监控。

如果搭配第三代无砟轨道,运营时速400公里,最大时速450公里。

单台列车售价3亿红钞,每公里无渣轨道升级费用3000万红钞。

而这一系列技术,与上级持有的高铁和无砟轨道相比,科技代差同样超出10年。

如果对比武备···

ADM专项研究小组负责人老沅,看向演习画面。

激光炮完成首秀,泰岳号导弹巡洋舰的三系电磁轨道炮轰鸣。

这是十座占地2x2平方米,拥有圆形底座的动能炮。

圆形底座内部是盘旋的电磁轨道,用于加速弹丸,等弹丸速度满足要求,轨道末端犹如铁轨一般错开,令加速后的弹丸进入发射管,实现射击。

弹丸不需要推进剂,可内置爆破药,同等口径下,弹丸体积是传统炮弹的八分之一,重量约为十分之一,整套武备的规模是传统火炮的五分之一,而弹丸初速却是传统火炮的5~10倍。

此时此刻。

5座分别拥有12根40mm炮管的电磁轨道炮,每根炮管以每分钟2万发射速,在10秒内倾泻了20万发爆裂弹,在侧面3万米处构成一个末端拦截面。

另外5座分别拥有一根230mm炮管的电磁轨道炮,则蓄能发射5枚一米长的弹丸,并令其以超越第一宇宙速度,约每秒8300米,折合24马赫的初速,在31秒后,击中230公里处的美式3500吨护卫舰。

第501章泰岳号、海上剿匪

3500吨护卫舰在被命中的一刹那,犹如纸糊,又犹如被流星砸中,轰然四分五裂。

“嘶···”

无论南越藩切港的指挥部,还是借助三元通信网观看演习的全球各国军事观察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电磁轨道炮诞生于1920年,并在1970年左右发展出完整的武备体系,但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哪个囯家将其用于实战,更没谁把它搬上舰船。

现如今···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