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给李长河算算命!(3 / 4)

加入书签

外,上面还有几个印章。

而张士奇看到画面的第一眼,神色一下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画卷旁边还有一首诗,正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没想到这东西竟然真的存在,小子,你特么走大运了!”

张士奇这一刻,忍不住感慨的冲李长河说道。

“这是谁的画?”

李长河闻言,好奇的问道。

“赵佶,知道是谁吗?”

“宋徽宗,北宋亡国的那个蠢货呗。”

李长河怎么可能不知道赵佶是谁,后世历史网文都把这废柴给骂烂了。

“不错,就是那个道君皇帝,这是他画的画,中秋赏月图,而且看上面的题跋,当年的消息恐怕是真的。”

张士奇感叹的说道。

“什么消息?”

李长河听到老张的话,来了兴趣。

“先看看另一幅,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另一幅,说是稀世珍宝也不为过。”

张士奇将这幅画卷收起,然后轻轻地打开了另一幅。

而另一幅并不是画卷,而是一副字帖。

李长河认真的看了一下,同样还是一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当年的传言是真的,原来真的有这幅书帖。”

张士奇这时候感叹的说道。

“张老,别卖关子了,这到底是谁的书帖?”

李长河有些无语,老是感慨,倒是说这是谁的啊。

“你小子,明明对文物一窍不通,但是这种稀世珍宝,却能落到你的手中。”

“没看到吗,水调歌头,你不知道谁写的?”

张士奇这时候指着名字冲李长河问道。

“苏轼写的啊!”

李长河下意识的回答说道,随后一下睁大了眼。

“你说这是苏轼的真迹?”

“大概五十多年前吧,京城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但是忽然在典当行里流传起了一则消息。”

“有一对土夫子,是父子俩,两个人找到了蔡京的一处墓地,然后从里面找到了绝世珍品,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原稿,称之为《中秋帖》”

“当时这个消息流传并不广,也没几个人相信。”

“毕竟《中秋帖》这个,历史上也没几个人记载,根本没从分辨真假。”

“再说那年月,造假的也多,谁知道是不是放出消息准备坑一波大的。”

“但是后来我听说,确实有人见到了苏轼的《中秋帖》,同时挖出来的,还有道君皇帝画的一副《中秋赏月图》”

“你看这上面,这幅字帖上,除了这首诗,旁边印章,印章有两个,一个是蔡京的,另一个有意思,则是赵佶的。”

“你再看这幅画,画上的词,很明显是瘦金体,可能是赵佶自己写的。”

“这里还有这幅画的由来,崇宁元年中秋,赏月,见苏词,无过如此!”

“崇宁元年,这一年九月就是大名鼎鼎的元祐党籍碑。”

“所以从历史上来说,这幅苏轼的字,应该是蔡京带给赵佶,赵佶看不上苏轼的字,作画,又同样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然后赏给了蔡京。”

张士奇认真的在那分析说道。

李长河则是安静地听着。

“那这两幅是真迹?”

李长河这时候惊喜的说道。

赵佶的也就算了,如果苏轼的这幅字帖真的是真迹的话,那价值可就大了。

“真迹?”

“我觉得大概是真的,但是到底是不是真迹,我说了不算。”

张士奇摇了摇头,冲着李长河说道。

“像这种稀世珍宝,它的真假判断,很麻烦,首先得尽可能的找到历史依据,比如说崇宁元年这场中秋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记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