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枣宜会战爆发(2 / 4)
发下去了。
自此,第51集团军麾下12个步兵师,新一师,新二师,新三师,新四师,新五师,新六师,新七师,新八师以及荣誉一师为全编德械师。
新九师,预2师,和新三十三师则是德式装备占大部,苏式装备少部分,而迫击炮,步兵炮,山炮,野战炮比较杂,有德式,日式和华式。而各级警卫部队,工兵部队,辎重部队等,是德式装备和华式装备混合使用。
两个月的时间,新一军麾下的预2师和新三十三师军官培训班完成,至于部队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全可以由自己部队上的军官加强训练。
4月初,李振华一行人离开新一军,因为103军只有新九师一支部队需要开培训班,所以李振华等人直接就前往新九师驻地。
而此时,一场新的战斗正在悄然而至。日军进攻湖南被第51集团军挡住,见向南进攻无望,日军方面把目标盯上了湖北的另一个重镇-宜昌,企图占领宜昌后便可以直接威胁作为临时首都的重庆。
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日本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
日军此时的选择是停下来,一面巩固占领区,一面采取局部攻势,以施加压力于国民政府,冀望国民政府同意和谈。这种策略基本上只是重弹南京攻陷后的老调,可情况对日军却更恶劣,占领区大了至少一倍,日军既缺乏实力全面控制占领区,又缺乏足够的预备队。如果说在一九三七年底日军采用这种策略是明智的话,一年后再重启此一想法就是愚蠢之至。
从1938年底日军大本营便开始进行兵力重整,即以大量新编成的独立旅团与B级后备师团开入中国,同原本投入战场的常备师团及A级后备(特设)师团进行换防。换防出来的部队,或开回国内解除动员,或转调关东军对抗俄国的威胁。至1940年初,日军在华(除东北)共部署达24个师团21个独立混成旅团与两个骑兵旅团,地面部队总数将近80万人。
这兵力数字非常庞大,驻军开销也令日本政府颇感压力,可是占领区太过广大,以致日军虽将驻军化整为零,驻防于大量的班、排级据点,以求控制占领区。甚至于一个师团只能保持一个大队的机动兵力,可对占领区的控制成效仍旧不怎么样。国、共双方的敌后游击军不但活得好好的,还有心情互相"磨擦"。
除了力求控制占领区以外,日军还希望以局部攻势消耗中方实力,由于中央嫡系精锐多部署于西南充当预备队,或是布置于武汉四周俟机反攻武汉。因此,日军决定将局部攻势的重心放在对我第五、第九战区的防区,以逐次打击中央嫡系单位为第一要务。于是,当各军都在忙着调防,且多以旅团取代师团的情况下,占领武汉的第11军仍控制了7个师团又3个旅团的庞大兵力,负起连续进行局部攻势的任务。1939年一年中,第11军先攻夺南昌,再先后对湖北第五战区及湖南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攻势。我方分别称为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然而上述攻势除攻占南昌外,对我军的打击都不严重。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