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四战之地(2 / 5)

加入书签

额,上表归附。

    等屯兵驻扎兴安州城东面的马超领兵赶来,木已成舟,两军视州兵如无物,隔城对峙四日。

    关于袁韬领兴安州归附的事,使者将消息带回西安,主政西安的刘老爷还在心里小小的纠结了一下。

    因为这个袁韬的人品……就算搁在恶人扎堆的元帅府,不拟人得都算出格了。

    高杰那种偷嫂子的已经是绿林兄弟里枉顾伦常之辈,袁韬更是超级加辈,他偷婶子。

    偷婶子落草,胡九思收容接纳他,结果现在又因投奔帅府意见不合的嫌隙,恩将仇报将之袭杀。

    若是刘承宗在关中,他必然看不上袁韬,但也不屑于因此利用其部,很可能就不会接受归附。

    但袁韬归附时,刘承宗统帅大军在外,吏衙管事的是父亲刘向禹,把持关中武力的则是大将张天琳。

    在刘向禹看来,接纳袁韬给小狮子带来的麻烦,要大于多一个这样的敌人。

    毕竟多个这样的敌人直接干死就行了,而多个这样的部下,反倒要始终耗费精力防备。

    但张天琳的建议是接纳袁韬。

    在刘承宗尚未回返的这个节骨眼上,张天琳的主要防御方向是河南,腾不出太多人手跟郧阳明军掰腕子,更倾向于利用袁韬牵制卢象升的明军。

    总之就是先别管这袁韬是个什么玩意,拿下兴安州再说,多些兵马防备侧翼,能减轻他关中旅的驻防压力。

    张天琳一直在干这个事。

    刘承宗把关中防务交给他,他便不敢轻松,多次出关与明廷的河南总兵张任学交战,取胜之余,便着重在潼关以东向灵宝、陕州等地渗透,甚至开关放商队,同堡寨的豪强土寇贸易。

    为的就是减轻正面的驻防压力。

    刘承宗驻军关中的时候,中枢两个野战旅在这儿镇着,关中旅干的是最轻巧的活儿,只管驻防潼武二关,吃粮放马,日子好不快活。

    可刘承宗一走,关中旅的驻防压力立刻就上来,就连兵力都显得捉襟见肘。

    张天琳自己得移驻西安,由赵之瑞领两个营分管潼武二关,怕西北方向出乱子来不及调兵,还要在渭河北岸的乾州驻扎一个营。

    偌大一座西安城,驻军不过五千多而已,却要镇着渭河南岸方圆百里五个县,军事压力并不大,但闻警调兵跑来跑去的苦劳很重。

    刘向禹也很清楚关中旅在今年春夏的苦劳,与张天琳商议许久,最终还是发了吏衙的委任状,命衙门属官携官印官服,封袁韬为兴安知州。

    不过袁韬不是善男信女,元帅府也不是省油的灯。

    刘向禹问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