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崇祯破防疏(5 / 7)

加入书签

降职革职,就没人愿意执意上奏,说这样处理不对呢?

    一下到三大法司,就立刻依诏拟发配拟戍边,就没人上书,说不应该用这样的罪责呢?

    至于核查,负责按察的大臣也只是把事情经过说出来,为啥没人来论功中之罪、罪中之功,帮大臣请求朝廷宽恕呢?

    因为你呀皇上,诸多大臣是非不分,是因为知道陛下你一心要给人重创,说了你也不会听,反而还会把他们也关进监狱。

    那诏狱里全是大明的冠带人才啊。

    所以朝廷才会接连失败,无日不惩处这个、惩处那个,这些事对荡寇安民于事无补。

    如今缺少的,就是公正的赏罚啊!

    这一道奏疏送上去,崇祯直接破防。

    如果骂崇祯铺张浪费,就算骂得再难听,皇上笑笑就过去了。

    毕竟朕没有的毛病,随便说。

    可是这汤开远说的这什么话?他说朕乱用刑罚,赏罚不公!

    这崇祯能忍?他真有这毛病。

    大过年的,敢指责朕。

    崇祯暴怒,下诏削籍革职,押解京师。

    汤开远这么能骂,多少跟家学渊源有点关系,他临川人,父亲是汤显祖。

    在这封崇祯破防疏里,提到了一个叫祝万龄的名字。

    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前保定知府。

    农民军渑池渡的时候担任兵备,因为军队兵粮拮据,大战在即,急得寝食俱废,得了背疽,结果还被崇祯削籍回家。

    这个人年近五旬,现在就在西安府城。

    前天把元帅府在咸宁县衙张贴的招贤榜文揭了,求见刘承宗,希望能把城内的军械库腾出来,恢复关中书院。

    这也是冯从吾的学生。

    刘承宗跟祝万龄谈了谈,谈得挺好。

    老头拒绝出仕,刘狮子拒绝腾军械库,双方很诚恳地交换了意见。

    当然这不是谈话的主要内容,而只是没谈妥的事。

    至少祝万龄知道了刘承宗的心意,刘承宗给出承诺,关中书院肯定要恢复,而且作为元帅府最高学府,还要扩建。

    但不是现在,因为新的军械库还没修好。

    况且,书院要在学政的管理框架下运行,元帅府现在连个督学都没有,怎么恢复啊?

    刘狮子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