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崇祯破防疏(2 / 7)

加入书签

   而从韩城上东北大塬只有一条路,就在北关外,所以这是当地非常繁华的地方。

    因为县城内北部都是官衙,而南边错落民居挨着河流,不如北边大塬良田广袤,因此许多官员、地主都在北关外定居。

    薛家的宅子,是祖上传下来三间四进的世产。

    他稍一形容,刘承宗就有了概念,点头称赞道:“宅子不大,那你们这还是清白人家。”

    刘承宗脑子里,有一套经验积累而成的数学定理,能一眼看透房屋大小与房主财产间的关系。

    没办法,带兵席卷西北破城掠地,养出旁人难以比拟的大见识。

    即使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建筑师,也没有刘狮子这份刁钻眼光。

    毕竟建筑师他才盖几间房,哪儿有咱刘二拆得多?

    宅院面积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间架、二是进落。

    古建筑靠梁柱支撑。

    间,为四柱之间的空间;架,是四柱之上梁檁组成的框架。

    有斗拱的官宅按斗口能算出面阔,没斗拱的民宅则可依架梁数量决定面阔。

    大体上一间的面阔,在十到十三尺左右,三间六柱的面阔是十到十三米。

    因此朝廷规定仪制,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可以从三间七架盖到五间九架。

    庶民为家,不能超过三间五架。

    如此一来,基本上就把房屋大小定住了,这是后世民间遍布三开间的基础,也是因为明太祖对百姓比较宽宏。

    房屋仪制不是明代才有的。

    更早的宋代,庶民只准用五架梁盖一间两厦。

    厦不是大房子,是小屋子、厢房的意思。

    广厦才是大房子。

    所以宋代民居很少有三开间,都是一间带俩耳房。

    而更早的唐代,在规制上也要小,庶民不得超过三间四架,三间五架是六品官的待遇。

    但是规定是规定,它只说了人不能干什么,没规定人只能干什么。

    所以是规定就有空子可钻。

    朝廷可没规定,一家人有多少房子。

    所以就有了几进院。

    进,是进深,三开间的门进去,过了天井,另一个三开间见底了,这叫一进院。

    第二个三开间进去又是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