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张缙彦(3 / 7)
p;巧舌如簧,告诉当地乡老,别管啥时候都得学习,大明没亡年景好了,考出去几个举人进士。
大明要是亡了呢,新朝也得用读书人,流寇坐寇抢来杀去,算什么出路?
看上去是个非常称职的父母官吧。
不,这只是张缙彦给朝廷报功的手段,当时杨鹤还在陕西主抚呢。
他说自己招安了好几千农民军,都安插在清涧,仅在清涧任上待了一年半,就被提拔到三原当知县了。
虽然都是知县,但清涧是小县,而三原是大县,按洪武年的规矩,三原知县比清涧知县品级高。
调令一下来,张缙彦当场拍屁股走人,都没跟学生们道别。
到现在清涧那边的乡老还想找他算账呢,说得天花烂坠,束脩都交了,说走就走。
***倒是把我们这的几个娃娃带走读书啊。
日你先人,退钱!
真退了。
而且不是举县降刘承宗之后退的。
刘承宗刚带兵打到咸阳,塬上战役刚结束,张缙彦就派人到清涧会见父老,解释当年走得急,到三原县上任之后,送过信回来,但路上被地雷所阻,到现在才能联系到学生们。
当场带了十五个少年学子回三原。
同时张缙彦还干了另两件事。
第一,是将当年三原赋税截留,并将实征数额一面送给西安府,一面送到山西。
第二,则是给河南卫辉府的家人传信,让他们尽快迁至韩城。
韩城,多么精准的时机,多么精髓的位置。
左懋第拒绝投降,刘承宗宣布免征。
然后三原知县就把家迁过来了。
刘狮子在性格上,本就不太喜欢这种投降不利索的人。
给张缙彦升职,对他来说属于是捏着鼻子,升了个布政司经历,品级高了,不过其实这官还不如不升呢。
因为元帅府的陕西布政司衙门,没人。
陈奇瑜开城投降那会,布政使、督粮、督册都放走了,分守兵备本来也没在城里,经历照磨则缺人,整个衙门基本上就是空的。
就剩下个仓大使没跑,除此之外还有四个门子。
四个门子都是陈奇瑜的远方亲戚年轻人,有家有口,放进城里那会养不起家,陈奇瑜刚给安排的工作。
毕竟陈奇瑜也是咱的河道总督,已经够没脸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