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知府李大人(2 / 5)

加入书签

,他的心里就格外振奋,直到今天早上,他突然发现围困宝鸡城的军队居然在号角声中浩浩荡荡拔营西去,撤围了!

    当张天琳部马兵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荡起的烟尘中,城墙上的知县两腿一软瘫倒在地:“劫后余生啊!”

    谁知道张天琳向西撤走才不过两个时辰,北城门楼上的钟又咚咚地犹如催命般响了起来,这次的架势远比张天琳来时更加吓人。

    浩浩荡荡的军队在荒芜的原野上摆开逶迤而来,一门门火炮被驴骡牵引驰行,密密麻麻的旌旗很快占据了视野内全部范围,剽悍的军士随之结成小队,抢占城外所有的优势地带。

    然后驴骡将火炮卸在阵地前沿,军士们开始堆砌土山,有人驰行城下开始例行劝降。

    大嗓门的军汉把劝降喊得洪亮,但极为缺乏感情,因为这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例行劝降,战场上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家大元帅的劝降,基本上就是阎王爷的催命符。

    倒也不能说从来没有成功过,但是被刘承宗劝降过的人,大多都死于非命了。

    就连刘狮子自己,都对劝降失去虚无缥缈的希望。

    陇州城自缢的知州和太监对他触动很大,在兵败之后还能造成心理伤害这方面,知州胡尔纯和镇守太监李奇懋,毫无疑问是刘狮子起兵以来遇到最厉害的对手。

    他们远比领雄兵蹈火自焚的杨嘉谟厉害,因为谁都知道杨嘉谟就算投降也未必活得成,而这俩人即使没守住城池,投降也能活得很好,甚至比他们在崇祯皇帝手下活得更好,却自缢赴死——在刘狮子看来这是一种藐视。

    很成功地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

    这种行为绝非一句‘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就能把忠诚大义撇得干干净净的事,战场之上才子无用,除了跪地求饶,还有决死尽忠这条路。

    实际上说这话的人生于崇祯八年,继养于明廷武职军官之家,在大清治下无灾无难活了六十九岁,讲了一辈子学。

    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要走哪条路,刘承宗尊重这种选择,同时他也做出自己的选择:

    不再指望劝降一座座城池,就一座城一座城打下去,把整个陕西收入囊中。

    偏偏这次,宝鸡县的城门开了。

    李嘉彦是个好大喜功的,实际上在张天琳撤走的两个时辰里,他在确定张天琳撤走之后,就带着百姓把城外被填了的壕沟清开之外,还让县衙六房的胥吏给陈奇瑜写表功文。

    他要告诉总督陈奇瑜,咱立功了,坚守宝鸡不失。

    其实他的作为也没啥问题,这年头不想干大事儿,来陕西干啥?

    但凡来陕西做官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追求进步有理想的人。

    结果表功信还没送出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