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西路援军(4 / 5)
、三等男爵图鲁什创死了。
最有意思的事不在这,而在于山西北部的长城啊,它跟陕西一样,有两道,也就是俗称的二道边墙,二道边墙里头就是宣府跟大同。
这会的局势是什么呢?
黄台吉的大军被长城围了个圈儿,圈里所有城池、城堡,就没有一座被攻破的,四路军队处处受阻,但这种局势对后金军来说没什么好抱怨的,实际上能维持如今这种状况,恰恰说明了后金军训练有素、战斗力高昂,且士气非常强韧。
他们已经超水平发挥了,四路军队,在没有控制宣大境内任何一座城池、没能攻破任何一座堡垒的情况下,三路依然能维持建制集结在大同南部的应州,另有孤军代善一部屯兵大同西南的朔州城外,防备山西方向的增援明军。
这叫什么?
这叫崇祯七年秋,中华大地上最强大的流寇首领已经易主了,爱新觉罗·黄台吉,才是此时最强大的流寇首领。
宣大历来是明廷北方重镇,说固若金汤也不为过,但是在崇祯朝,这已经完全不是那会事儿了。
随着北方宿敌蒙古的威胁渐弱,朝廷的防守重心转向辽东,并在军事失利的压力下,不断抽调九边兵力向辽东输血,宣大防线实际上已经非常空虚了。
而且明军也确实不敢出城野战,六月,黄台吉还在科尔沁草原时,崇祯皇帝就对边堡、城池下令了:如被后金攻破,守官立置重典处死。
这道命令,让明军守将对出成对敌表现消极,但守城作战一个个又极为用命,以至于双方就这么尬住了。
黄台吉想攻城,说他不想攻城是屁话,谁不知道最大的财富都在城里,但问题攻不下来;那就只好改变战略,退求其次,先凭借后金将士能征惯战、而明军在大型会战中表现弱势的特点,通过野战消灭明军的重兵集团,再攻取城池。
黄台吉被这种局势逼得难受坏了,时间越往后拖,他回家越不顺利,而且此时也不能下令回家,拢共就绑到一千多人,牛羊牲畜倒是抢到不少,但这根本不足以供他回家。
更别说还有关外大几万新附蒙古人,他已经得到消息,漠北三汗也领兵在鄂尔多斯等地虎视眈眈,再加上宣大屯驻的明军重兵,这些家伙都在等他收兵回家。
只要下令收兵,归途上他的军队就不可能表现得现在一样好了,到时候就是四面挨揍的局面。
此时此刻他屯兵应州,就是为了吸引大同、阳和两处明军重兵集团跟他野战,但宣大巡抚张宗衡根本不理他。
所以黄台吉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是给大同城里的张宗衡写信议和,给自己拖延时间。
另一边派马兵急切出关,向沈阳传达战事不利、兵马损失不小的消息,命金国将盖州、海州、金州、复州等处屯田人口统统迁往沈阳,各处只留骑兵巡逻防备皮岛偷袭,各牛录蒸烧炒面,接应大军回师。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