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模范指挥使(3 / 5)

加入书签

面的劣势。

    但如果不给补给弹药,仅仅是重量带来的拖延行军速度,刘狮子还能接受。

    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

    如果接战失利,这种炮用完弹药或没用完,直接扔了也不心疼,能增加转移速度,不需要补给炮弹。

    如果接战顺利取胜,那更不需要补给弹药了,明军有啊!

    问题这不就解决了?

    最先改编的军队,是超编严重的张天琳、高应登、魏迁儿三个营,都改编为大营,基础的作战方式不变,增强了独自作战的能力。

    不过编制是给到大营,但三个营就需要三个千总部的技术人员,即使他们沙汰超编的八千士兵,依然没凑够这么多人,后续兵力还需要曹耀在甘肃慢慢寻找补充。

    同时作为东征甘肃最大的功臣,刘承宗还满足了张天琳一个小愿望——发动甘州匠人,给他的左千总部制作一批火箭炮。

    说实话刘承宗并没有特别重视元帅府军器局做的火箭炮,火箭炮当然很重要,但他们在河湟做的是特定条件下的残次品,在研发时就只考虑翻越祁连山的困难,因此在重量上提出了诸多限制。

    反倒是火箭炮最重要的精准、射程、威力,全部都向便携让步了,十斤重的火箭弹,含燃料七斤、爆破药一斤,铁弹丸五十三颗。

    成本非常高,性价比极差,射程五百步、扩散五百步,也就是说只有一百到二百五十步的安全范围。

    这种兵器跟刘承宗的战法不兼容。

    刘承宗打仗是典型的文化人带莽夫,他麾下将领都是打穷仗出身的,养成的作战习惯全是集中精锐,一点强行突破,反复冲阵或拉扯,直到把敌军拉崩。

    无非是作战风格上,高应登是集中精锐把敌军冲崩,张天琳是反复机动把敌人拉崩。

    他自己则是另外一个极端,他首先要求自己不败,因为他输不起,只能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稳扎稳打、整体推进,完全是以力破巧把敌军压崩。

    刘狮子心里,元帅军要想大面积列装火箭弹,需要好好研发一种正常的火箭弹,二十斤重,该装平衡杆装平衡杆,尽量把射程拉到一千步、安全距离有个五六百步,再谈大批量制作、列装的事。

    但这种覆盖范围广、杀伤范围广、消耗巨大的残次品火箭弹吧,对善于机动、满地乱窜、长于骑兵乱战的张天琳来说……特!别!爽!

    张天琳说大帅,咱不缺火药啊,这个玩意儿比炮用起来爽多了,尽管一次发射两三百颗,单看重量非常大,但三个百总大队携带的火箭弹就能解决一个问题。

    这是张天琳经过实践的战场经验,骑兵一冲,敌军结阵,不管你什么车营、步营,也不管你装备多先进、铳炮多厉害,直接三千斤火药砸下去,还有人站着就再砸三千斤,骑兵一冲就直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