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马王庙(3 / 5)

加入书签

表了元帅府最富裕的一批人。

    工匠是最早领到元帅府银子的人,他们领的不是军饷,是工食银,过去官府的习惯是有活儿给工食银,没活的时候不需要养着匠人。

    但元帅府不是这种规矩,他们的工匠每日劳作,工食银自然也成了月饷,帅府又拨划口粮,他们非常富裕。

    而且河谷缺少人口,年久失修的古道也造成交通不够便利,没了移民催生出的集镇,又成了难以贸易的不毛之地。

    匠人军民有银子都没处花,最近的集市是六十里外的俱尔湾市场,人们平日里都是托付马队捎带日用,有的人干脆把家眷安置在新城外。

    即使要给自家开垦荒地,新城的湟水源头灌溉田地,也是比这个埋尸谷更好的选择。

    上天猴问道:“大帅,就是修了墓园,百姓依然不愿开垦,帅爷打算怎么办?”

    “地总能开出来。”

    刘承宗不以为意,头也不抬地在舆图上标记据点、绘制防线:“遍地尸骨没那么可怕,哪儿的黄土不埋人。”

    刘狮子笑了一声,转头对上天猴道:“你回去再问问,匠人矿工、军民百姓为帅府军械操劳辛苦,有愿意开地的,就按照每口三十亩给地,多少是个收入,不愿意也不强求。”

    上天猴一听大帅说不强求,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就怕刘承宗给他下军令必须开垦河谷,只要不是军令,心里就没那么大负担了。

    可紧跟着,刘九思就听出刘承宗的弦外之音:“那大帅是打算?”

    刘承宗笑笑:“此人不开,彼人开。”

    六七万亩灌溉田地的开垦,在他看来势在必行。

    尽管这里的河谷地数目不多,但对刘狮子来说田地不在多寡,而在优质与否。

    旱灾始终是这个时代的底色,即使此时的河湟尚未受到旱灾影响,刘承宗心里也一直绷着这根属于旱灾的弦儿。

    正因如此,他才过分关注河湟谷底的田地,而对河湟山区缺乏关注……旱灾一来,山上的田地全得撂荒,只有靠近河流、建起翻车等水利工程的田地,才有可能让人在惨烈的旱灾中活下来。

    能活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功德。

    刘承宗笑道:“若军民家眷不愿耕种,就让黄澄潜越兰州,去拉个七八百人的队伍,专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他们应该不介意翻地翻出俩陈年骷髅头。”

    刘九思一时半会没想起来黄澄是谁,楞了一下才有些拿不准的问道:“那个在河湟起兵的头目?”

    “嗯,三等折冲都尉。”刘承宗点点头:“送到西宁府学读书去了。”

    三等折冲都尉是元帅府最低的散官,等于营兵副队官、屯田兵副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