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短板(4 / 5)
至不问敌人有多少,就直接扑了上来,然后稍稍受挫,就迷了心智、乱了阵脚。
这样的将领想要成事,需要庞大国力来运营支撑。
而真正讽刺的是,刘承宗也在这个水平线上,唯独在关西的地界上,刘承宗的元帅府比大明的国力强。
在战争准备上,地少人贫的元帅府从进驻西宁就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在钱粮辎重上,元帅府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作战争。
在军事训练上,刘承宗的士兵没挨过一天饿。
刘承宗甚至已经对五镇总兵把仗打成这样,有了自己的猜测,答案就在王承恩、贺虎臣等人的官职上。
就在他们官职的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上面。
五军都督府不仅仅是五大战区,也是对地方军的管理、指挥机构,过去王承恩、贺虎臣这种人的工作岗位应该是都督府,平时管理地方军,遇到战事被朝廷选为总兵官才有领兵权,率军出战。
他们的关注点在精进军务、管理卫军,等到打仗是从一整个都督府调集军队,来了就能战。
如今都督府没了,这些人也不在兵部任职,全靠一个巡抚或总督,自己掌管地方需要兵部允许的程序问题,但这打仗的事不搀和就只是个人形印章,搀和了又未必懂军事。
各路总兵都是靠自己带的军队能打当上的总兵官,他们不需要再像从前大都督一样考虑整个都督府的卫军能力,只需要带一个非常能打的营就行了。
几路总兵都挺能打,凑到一起谁也不服谁、谁也不听谁,你是左都督有啥用,我再打一场仗我也是左都督,都是总兵官,你凭啥命令我?
延绥镇军被突破,固原军和宁夏军没有回援,说到底尤世禄不是总督,如果总督要在后面快被杀了,他俩说啥也会带兵回去完成反包围。
完整的指挥、训练、选拔、屯田、征战的军事系统,变成如今这种参将大乱斗,谁是最能打的参将很重要,但统帅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不重要了。
如今的总兵官都是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专项人才,理想状态不是关羽岳飞,而是曹文诏。
刘承宗之所以要分析,不是要在战役结束后给明军鞭尸,而是脱胎于明军系统的元帅府,同样也有这毛病,而且他走到了这个关卡——元帅府最高官职目前是副总兵。
短时间内他亲自出征没问题,但长远来看,这种框架并不稳定。
别的不说,如果他不出征,单让王文秀和杨耀出兵,不遇挫就是势如破竹,一旦遇挫,表现也会和三镇总兵一样进退失据。
不过当下他的对手是大明,这个问题也不是仓促之间拍脑袋就能解决的,反倒是收拾掉王性善的军队,拿下永登连城的土司,向兰州开拔更为重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