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佃农(2 / 5)

加入书签

府主力可能不是对手,  弹压农奴可是拿手好戏。

    但他们回到自己的领地,  大家还记得主仆之谊,  没有告发他们,反而给他们讲故事,  讲述贵族老爷不在的日子里,他们的生活是怎么一天比一天好的。

    刘承宗的南征尽管时日尚短,却非常深入地改变了百姓的观念。

    康宁地广人稀,  有施行均田分地的土壤,哪怕人均田地仅仅一亩出头,  但随处可见荒地水源。

    知府衙门鼓励、组织百姓开垦荒地之下,百姓大多已经拥有自己的土地,  哪怕那些土地还没被开垦出来,也是自己的财产。

    最关键崇祯五年的康宁风调雨顺,  人们的铁制农具越来越多,劳动效率越来越高,还有来自西宁的种植技术让种子有了更多的发芽机会。

    他们收获粮食在种粮的九倍到十倍之间,一亩地能打百斤出头的粮食,搁在高原雪山下边,是妥妥的五谷丰登。

    人们的日子过得比从前好,有了更好的盼头,  非但不愿拥护贵族老爷复辟,甚至还想策反贵族老爷一起种地。

    百姓观念进步,给复辟贵族带来更高的要求,依靠封建贵族那老一套,  招不到兵了。

    想招兵,贵族的观念也得进步,他们也必须照猫画虎的使用官僚制度,把更多权力交给农奴,各种稀奇古怪的官职像不要钱一样封出去,以煽动更多农奴造反。

    整个秋天,七县递交至知府衙门的军情处处告急,各地乡官的报上来的书信稀奇古怪,看得人眼花缭乱。

    贵族老爷捡起祖先的官职名号就算了,甚至还给手下将领册封元帅府的官职,使战报呈现出群魔乱舞的景象。

    活佛法王稳坐中军,吐蕃赞普的域本护持左右,成吉思汗的达鲁花赤为其掠阵,最前头还有自称巡检的贵族和各种菩萨并肩作战。

    原本按照曹耀的想法,康宁府的正规军应在保障收粮的前提下采用守势,  等想叛乱的贵族和不知好歹的百姓都跳出来,待其初具规模,再将之一网打尽。

    万万没想到,  叛军居然用上了元帅府的官职名号,  可能是理解错误的问题,  有些法王菩萨自称知县。

    这下可好,让康宁府的正牌县官们大为震怒,叛乱就叛乱,顶替我的官职干啥?

    就连一向好相处的老和尚尕马都怒了,人家本来就是正牌囊谦王,被刘承宗指派为玛康知县就捏着鼻子认了,这会儿居然还有叛军要顶替他的知县官职。

    盛怒之下尕马知县直接在县衙门前立起募兵旗,召集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