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松林堡(3 / 5)

加入书签

日里忙着修水车、做水磨、修渠挖壕平整土地,由于挖出的壕沟太多,余土司靠着个望远镜,也确实瞧不出啥危险征兆。

    刘承宗确实更注重兴修水利工程,他把这里当作实验场,拿来实验自己从王徵的奇器图说里学到的器械。

    那套书里的东西他学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应用的机会,根据他的经验,虽然这是中西结合非常先进的一部书,但里面的很多东西可能在这世上还停留在设计与实验阶段,哪里都没投入使用。

    因为书上的器械基本上都比较复杂。

    不论东西方,学这些东西的人,没权力制造这些东西;而有权力制造这些东西的人,明显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

    这事对西方的贵族和东方的官员都一样。

    一座使用几十个大齿轮、连杆等机械设备的水井,能让几十户人家取水省力一点,但这几十户人家不论生在甘肃的穷乡僻壤还是尼德兰的远郊荒村,都没有奢侈到能修得起这样的水井。

    而拥有足够财力和能力的人,也不需要亲自提水。

    没有这样的需求,就难以催生出认真学这些东西的人才,即使有那么几个,也很难开枝散叶。

    在刘承宗理解中,这就是为何这部书叫做奇器而非神器。

    也就在他的地盘,能修点这些东西高兴高兴。

    他的那套书留在西宁当府学教材了,手边没书,全凭记忆在松林镇修了口井,中间出了两次设计失误,修改后最终落成,发现效果还不错,省力很多,就又在松林堡里规划了一个。

    松林堡在设计上出自刘狮子之手,这方面,刘承宗可是行家。

    一个人一辈子能参与修一座城、修一座堡子,就算很有经验了。

    而刘狮子设计过几座堡垒、修过几座堡垒,见过很多座城堡、攻陷过其中一大部分,也有许多堡子修得让他束手无策,而且还擅长动脑子,对堡垒的防御思路多有研究。

    修堡修城,讲究的是因地制宜,而武器装备,讲究的是因敌制宜。

    他在设计所有堡垒时,都没有考虑过完完全全修一座记忆中的棱堡。

    他记忆里的棱堡是个好东西,堡墙低矮厚重,纵深大、炮台多,而且与堡外壕沟土坡形成大的防御工事群,既能减少己方被炮击的机会,还能最大限度发挥守军火力优势。

    但刘承宗认为他不配使用那样的堡垒。

    虽说狮子军强于火器,但这得看跟谁比。

    他的对手是蒙古人和西番土司,使用火器没他多、火炮更是见不到几门,但他自己手里的火枪火炮其实也不算多。

    西宁府的驻军可能多一些,但这些较为沉重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