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危机化解(1 / 2)

加入书签

投机倒把!

这四个字像块刚从冰窟窿里捞出来的冻石头,带着刺骨的寒气,“咣当”一声砸进人群里。

刚才还嗡嗡的,充满兴奋和算计的议论声瞬间死寂。

空气仿佛都冻凝了。

所有人的目光,刀子似的“唰”一下全剜向声音来源的方向,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气和埋怨。

知道就成了,非得显你能,嚷嚷出来?!

特娘的不想吃肉了?

万一这后生被吓跑了咋整?

这顶帽子,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让人脊梁骨嗖嗖冒凉气。

前些年戴高帽、挂破鞋、敲锣打鼓游街批斗的场景,还像噩梦一样烙在记忆里呢!

可陈冬河脸上的笑容却没减半分,反而咧得更开了,透着一股子庄稼汉见惯了风霜的豁达劲儿。

他像是早料到了这一出,乐呵呵地摆摆手,仿佛在拂去一片无关紧要的雪花:

“各位叔伯婶子,大哥大姐!现在上头咋说的?广播里天天喊!鼓励个人创业!搞活经济!”

“咱这也是响应号召,正儿八经地做生意!跟投机倒把那套坑蒙拐骗可不一样!那是旧黄历,早就应该翻篇儿了!”

他声音洪亮,带着点给大伙儿壮胆的意思,故意拖长了调子,带着点神秘感,手伸进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整整齐齐的纸。

郑重其事地展开,高高举起,让那张薄薄的纸片在冬日灰蒙蒙的天光下,尽可能地被所有人看清。

“咱有执照!个人营业执照!瞧见没?红戳子盖着呢!钢印都压着!正儿八经工商所发的!”

他特意把纸转了个方向,让那鲜红的圆形公章和

那张纸,其实就巴掌大,印着简单的表格和几行字。

但在那个刚从“割尾巴”年代走出来的小县城,那上面鲜红带国徽的公章和硬邦邦的钢印,代表着某种模糊但至关重要的“许可”,一种官方认可的“合法性”。

这红戳子,比金子还晃眼!

比啥保证都管用!

“有这个执照在,大家伙儿尽管放心大胆地拿煤票来换!保证出不了岔子!”

陈冬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近乎赌咒发誓的担当。

他用力拍着自己结实的胸膛,发出“砰砰”的闷响,像擂鼓,声音也变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真要有啥问题,上头来查,我陈冬河!一律承担!绝不牵连各位叔伯婶子!要游街,我自个儿去!要罚款,我砸锅卖铁也认!”

一律承担!

这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烙在众人心上。

原本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回了肚子里,眼睛里的忐忑瞬间被更强烈的兴奋和贪婪取代。

有这红戳子担保,有这后生拍着胸脯子担着,还怕啥?

天塌下来,有他陈冬河顶着呢!

陈冬河适时地换上一副略带腼腆和生涩的表情,挠了挠后脑勺,嘿嘿一笑,像个刚学着做买卖、脸皮还薄的愣头青:

“不瞒大伙儿说,咱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做买卖,没啥经验。”

“出门前,也有人劝我,说按黑市上那残次煤的价,二十块一吨收票就得了,还能多挣点。”

“可咱觉得吧,那不地道!坑人!咱这不是搞投机倒把,咱这叫……以物换物!互通有无!”

“上头不是也说,要搞活流通嘛!咱这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行的端坐的正,问心无愧!”

他伸手指了指牛车上冒着寒气的肉,又指了指众人手里紧攥的票,比划着:

“拿你们的煤票,去村里换萝卜白菜,再把菜拉回咱县城来卖。”

“你们想想啊,再过两天,街道办该组织送冬储菜了吧?”

“到时候人挤人,排老长的队,跟打仗似的,推推搡搡还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