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三句嘱托(1 / 2)

加入书签

皇帝刘骜派人考察了一番,发现王莽不仅通晓儒家经典,学富五车,德行也很不错,温良恭俭,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常常有古代圣贤的风范,这一点让同样少年读书甚佳的皇帝刘骜也很满意,既然如此,那就封王莽为新都侯吧,不过再仔细一想,又觉得还是不合适,毕竟现在王家的势力已经独步天下,现在就开始提拔子侄一辈,的确有些操之过急,像王莽这样的人才最好还是留给未来自己的太子登基之后再大放光芒才好。

想到这里,刘骜就把新都侯的爵位追封给了王莽的父亲王曼,这样也能让太后王政君高兴,至于王莽就先继承他父亲留下的爵位吧,这样处理的话所有人都能得到应有的体面。

消息传到太后王政君这里,王政君自然是很高兴儿子的懂事儿,心中对赵飞燕和赵合德的芥蒂也就完全放下了。

这一年,二十九岁的王莽终于算是实现了母亲的第二句嘱托,出息了,不仅自己出息了,还把自己父亲应得的爵位给夺了回来,顺手实现了母亲的第三句嘱托,这一切都看似顺理成章,但只有王莽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辛劳。

身居高位,王莽看的天下再也不一样了,这些年受的苦,王莽永远不会忘记,但是这样的苦,对于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来说,连吃这样苦的机会都没有,这让王莽深切地觉得大汉帝国病了,这个病得治,而被人称赞圣贤的次数多了,再加上自己这一路上虽然艰辛,却终于在而立之年前实现了母亲的三句嘱托,让王莽从内心已经觉得只要有机会,自己就是能替大汉帝国治病的良医,至此开始,那个饱读儒家圣贤书的王莽变了,他要成为真正的圣人,他要让大汉的天下就如同梦中那片麦田一般,按着自己的想法重新焕发生机。

当年韩非和孝元皇帝刘奭的对话一语成谶,当外戚和儒学大臣的身份汇聚在同一人身上,这时候大汉天命易主的谶语就有了落地生根的可能……

就在王莽成为新都侯不久,王莽的母亲渠氏生病了,那些想要投资王莽未来的人,闻着味道就到了王莽的府上,这自然是个结交王莽的好机会,等到这些大臣提着大包小包的各种滋补珍品扣门之后,来开门的是个粗布麻衣的夫人,这对于这些来访的达官贵人来说,就已经有点不合礼数了,不过大家明面上也都不会多说什么,毕竟是来巴结王莽的,又不是来教王莽怎么做人的。

王莽对所有来访的同僚都热情有礼,不管地位高低,都可以一视同仁地一一回应道谢,完全没有侯爵的架子,然后就在府上设宴款待这些同僚,期间的菜肴都很粗俗平淡,酒水也都是极为普通的浊酒,让这些平时吃习惯山珍海味的大人物们可真是尝了一次鲜,席间既没有歌姬助兴,也没有几个服侍的下人,那个之前开门的妇人都来兼职给众人倒酒了,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是新都侯家里的佣人不够,才会出现一人多用的情况。

新都侯王莽都已经是侯爵,而且又是外戚王家人,这样的人会缺银钱吗,完全不会,如此来说,王莽真的如传闻中所言,在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时候来访的客人中一部分人就已经对王莽很是佩服了,其他一部分人,虽然也觉得王莽演戏有些过了,节俭是好事情,也是大汉朝一直宣扬的美德,不过现在上到皇帝下到县丞,还有谁会去刻意遵守,王莽这么做,实在是有点迂腐了。

等到筵席结束,王莽都送各位同僚到大门口了,大家都没有看到侯爵夫人,有人就问起了王莽,王莽哈哈一笑,说:“刚刚在一边给各位大人斟酒的那一位,就是我夫人了。”

这可把众人吓了一跳,堂堂侯爵夫人,身份何等尊贵,居然亲自给众人开门,更是在筵席上给众宾客亲自斟酒,这样的事情简直前无古人,在场职位低的人此时已经受宠若惊了,对王莽深深行了一礼。

刚刚怀疑王莽太迂腐的人,同样对王莽深深行礼,即便王莽是在伪装,但是能把自己的侯爵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