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继续密室逃脱(2 / 3)

加入书签

致命,但闻久了会头晕乏力。”他迅速从背包侧袋摸出四片薄荷糖,锡纸包装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含着,薄荷脑能提神,暂时抵消乙醚的影响。”

张真元早已蹲在地上,指尖贴着冰凉的地砖滑动,指腹沾了层薄冰:“从门口到47号柜,正好12块砖,每块砖的边缘都有浅槽,宽约半厘米。”他用指甲抠了抠槽痕,冰碴簌簌往下掉,“是导轨,能推动,而且槽里有新鲜的摩擦痕迹,说明最近有人动过。”话音未落,李辰突然低呼:“刻度盘背面有东西!”

他从瑞士军刀里抽出小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拧下刻度盘的固定螺丝,枚泛黄的纸片立刻掉落在地,上面用蓝黑墨水写着几行字,墨迹已经发灰:“人体冷冻临界温度:-196℃(液氮环境),-80℃(干冰保存),-20℃(普通冰柜)。”郑楷的手电光立刻聚焦在罗马数字上,指尖点过Ⅸ的位置:“Ⅸ对应-18℃,和现在的指针位置吻合,那Ⅻ呢?12乘以多少能接近-196℃?”

“12乘以-16等于-192℃,最接近液氮温度。”张真元的指尖在砖面上飞快计算,呼出的白气立刻在眼前散开,“每块砖应该对应一个温度值,推动到对应位置才能触发机关。”他突然用手电照向第七块砖,那里的槽痕比别处深两倍,边缘还沾着点暗红色的漆屑,“这里的槽痕最深,应该对应-80℃的干冰保存温度。”

李辰蹲下身子,双手按在第七块砖上用力向前推,地砖发出“轧轧”的声响,像是生锈的齿轮在转动,砖面下传来金属摩擦的刺耳声。随着地砖归位,47号柜顶端的指示灯突然亮起道红光,在黑暗中格外刺眼,像只窥视的眼睛。沙易的手电光这时扫过冰柜侧面,那里贴着张泛黄的人体解剖图,纸张边缘已经卷翘,心脏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个圈,旁边用小字写着:“钥匙在左胸,对应解剖图第四肋间隙,距胸骨中线约2厘米。”

郑楷的手刚握住冰柜把手,就听到“咔哒”一声轻响,柜门侧面突然弹出个火柴盒大小的暗格,里面铺着层黑色绒布,一把银质钥匙静静躺着。钥匙链上挂着块长方形的铭牌,上面刻着“陈敬之,1943.07.12”,字迹刚劲有力,显然刻字的人很用力。“是那个医生的名字。”他用指尖摩挲着钥匙柄,突然摸到一串凸起的数字,“钥匙柄上刻着,应该是出生日期。”

张真元的指尖在刻度盘上转动,铜制的指针摩擦着刻度发出“沙沙”声:“1943年7月12日,我记得那天是农历六月初十,‘十’对应的罗马数字是Ⅹ。”他将指针稳稳拨到Ⅹ的位置,冰柜突然发出“嗡”的一声轻响,压缩机的声音骤然变大,柜门开始缓缓向外打开,寒气像潮水般涌出来,瞬间在四人面前凝结成白雾。

寒气扑面而来的瞬间,四人同时屏住呼吸,手电光穿透白雾,照亮了冰柜内部——白布下的轮廓隐约能看出是个人形,四肢蜷缩着,左胸的位置明显凸起一块,像是藏着什么硬物。李辰深吸口气,伸手掀开白布一角,指尖刚触到那凸起处,就感到一阵刺骨的冰凉,像是摸到了块寒冰。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掏出来,发现竟是块银质怀表,表盖内侧用篆字刻着“敬之赠妻”,笔画间还残留着点暗红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

“表针停在19:47。”沙易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他凑近看了看表盘,玻璃罩上有道裂痕,“和之前镜面托盘的时间、肝脏标本的保存时限完全对上了。”他轻轻打开表盖,里面的发条已经松弛,像条疲倦的蛇,“需要上弦才能走,说不定上弦后会有新线索。”

郑楷这时发现怀表的链条上挂着张极薄的纸条,大概只有指甲盖大小,上面用红墨水写着:“下一站:药房,解药在曼陀罗花盆下。”他的手电光下意识地扫过冰柜深处,那里竟放着一盆曼陀罗,墨绿色的叶片上结着层薄冰,白色的花瓣在寒气中微微颤动,边缘卷成螺旋状,像一只蓄势待发的蝴蝶,随时会扑扇着翅膀飞出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