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后的疯狂(2 / 10)

加入书签

你身体对抗不行就是不行,而肌肉不会一天时间就长出来。

于是,他开始增加自己在健身房训练的时间,并加大食量吃东西,恨不得快速膨胀起来。

虽然在训练上科比有些急切,可是在面对媒体时他却稳重、大方,颇有大将风度。

波特兰的记者们对科比和小奥尼尔这两个高中生球员异常关注,波特兰市民对他们非常感兴趣。

科比在采访中非常自信和大方,他不会支支吾吾,而是直抒胸臆,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样的风格很受记者喜欢,而且科比还会说好几种语言,尤其是意大利语非常熟练。

这让他在采访中总是熠熠生辉,聚光灯和话筒不自觉的就会集中到他的身上。

在1996年选秀大会结束后没多久,《SLAM》杂志曾经召集这批充满天赋的才俊们一起拍封面照。

他们被球迷们期待着能够接班1984一代,进入90年代后,冠军已经被84一代给垄断。

甘国阳、乔丹、奥拉朱旺轮流坐庄,瓜分了总冠军,顺便和查尔斯-巴克利一起包揽MVP奖项。

每一年都有天才球员进入联盟,但没有哪一年的球员能像1984年那样如此具有统治力,质量如此之高。

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历史级别的球员,他们是真正的黄金一代,支撑起了1990年代NBA的繁荣。

到了1996年,科比、艾弗森这批球员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特性,他们更年轻,往往大学打了一年、两年,甚至没上大学就参选。

而80年代,球员普遍会读完大学,在21、22左右的年龄参加NBA选秀,有些大龄新秀会到23岁。

在照片和采访中明显能看出,1996一批是一群孩子,他们努力装成大人的样子,但无论穿着、言行,都透露出稚嫩。

人们称呼这一代球员为“白银世代”,他们很有天分不过还需要足够的打磨,才能显露真正的光辉。

至于他们能不能超越黄金,晋级为白金,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这批天才年轻人中,科比和小奥尼尔年龄最小,但科比表现的非常从容,不卑不亢,自信坦然。

他手里一直拿着篮球玩来玩去,他不怎么和别的球员说话,他的成长经历和绝大部分黑人都不一样。

相较而言,小奥尼尔更加害羞,有时候面对一些问题会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尴尬的摸摸脸。

这个时候,甘国阳总是会站出来给他打圆场,在帮他化解难题的同时,也给小奥尼尔做示范,以后该怎么去应对。

和面对科比时的严苛、无情相比,甘国阳对小奥尼尔更加温和耐心。

两个人都是内线,甘国阳在训练之余会花很多时间指导小奥尼尔的基本功训练。

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高中生球员而言,没有大学教练严格的指导和团队篮球的熏陶,他们在技战术上会有很多缺漏。

而且这种缺漏,可能会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成为他们难以更进一步的最大桎梏,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可怕的。

年轻的高中生球员们很快会意识到,NBA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学校,工作的第一目标是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学习技能。

当NBA艰苦漫长的赛程真正运转起来时,球员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进行系统的,高质量的训练。

一场接着一场的比赛和长途奔波,以及在激烈赛场上受到的伤病,会消耗掉球员教练大部分精力。

夏天会是很好的训练、提高的时间段,但年轻人很少有稳定的环境和团队去提升自己,这点是大学的优势。

夏季联赛和各种各样的训练营,逼迫年轻人只能自己去适应,很少有教练或者前辈会盯着你进行全方位的打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