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无限能源的梦想第三更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论文出现之后,防务发展局的航空专家们终于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他的这篇论文指出物体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和物体的尺寸大小无关,而和边缘布局有比例关系。

乌菲莫切夫解释了如何计算飞机表面和边缘的雷达反射面,他的理论表明即使一架很大的飞机,依然能够设计成“隐身”

获得这一理论依据之后,如获至宝的防务发展局就和南洋航空工业公司进行合作,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而随着乌菲莫切夫本人的到来,他的研究成果注定将会被发扬光大。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架可以在空中隐身的飞机,居然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面对这样的惊喜,大家自然是极度震惊的。

“是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某些时候他可以消失在雷达上。”

最后参与试验的几名工程师便详细的解释说他在雷达上消失的一些原因,无非就是角度了距离之类的东西。

听着他们的介绍,李颂杰几乎是不加犹豫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进一步研究吧。

如果能够制造出真正隐身的飞机。

那么,肯定会彻底改变空战的。”

想了一下李颂杰又做出了一个决定:

“目前的三个小组可以同时进行这项研究,注意整合他们的研究结果。”

“局长,这样的话风险会不会太大了一些?”

作为其助手的杜长生同样也是一名科学家,

“毕竟隐身项目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项目。”

“那是过去,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当然要加大力度了。”

就这样伴随着着他的决定,隐身飞机项目在防务发展局的项目之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黑科技研究的部门,他的很多研究都是充满前瞻性的。

毕竟当初在成立这家机构的时候,按照李毅安的想法,他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神盾局”

所以其一直致力于探索国防技术新概念,感知军方未来的潜在需求,从事前瞻性高科技关键技术研发和“危难险重”

科研任务。

而现在他们所进行的这项研究不过只是防务发展局进行的众多探索性研究中,稍微现实一点的研究。

毕竟,在防务发展局的研究项目之中,有很多研究都是那种一眼看起来就是有些太过科幻的东西。

就像星球大战计划一样,那些看起来宛如科幻一般的很多理念性玩意,有不少都是防务发展局提出的。

从来没有任何人去探究过一个问题——这些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不是没有人去探究,而是因为它涉及到“国防机密”

需要这4个字就可以阻挡所有人的好奇之心。

即便是作为防务发展局的局长李颂杰也从来没有去探究过那些技术的来源。

就像现在,面对眼前的这个装置,他的目光中同样充满了好奇。

“它真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吗?”

面对他的询问,作为核物理科学家的梁振华说道:

“我们今天就会知道答案。”

“希望一切顺利吧。”

李颂杰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环形装置,5年前,他获得了一份资料,就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的核聚变。

那份资料是理论性的。

核聚变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

在通电的时候,装置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从那个时候起,防务发展局就和南洋大学以及多家企业一起合作,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而眼前的这个巨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