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的钳工!(4 / 4)
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西方的那些大压机,根本就不让中国人靠近,仿佛看一眼中国人就能立马把技术搞到手一样。
“不错,不要为了赶进度忽视质量问题。这可是国之重器,不只是航空锻件需要,还有很多的重大装备都需要这样的大压机锻造!”
参观完,也了解到了大压机的建造进度。
安装工作将会持续8个月,还有8个月进行调试。
“当然,进度能提前,就尽量提前。”
谢威对着众人说道。
“放心吧,谢主任,这可是国之重器,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使用的!没人敢不重视。”
肖刚认真地说道。
一台如此的大压机,使用寿命都是上百年。
谢威点头,“如果经费上有需求,可以向学校提,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们都支持!”
“现在经费够用了,够用了!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民用产品带回来的利润,足够了。”
二重的领导们急忙表示,他们很清楚哈工大的资金压力也大,在研制、生产过程中,资金一直都紧着他们,甚至为此还让国防科工委从小金库里掏了不少钱出来。
“你这双标得太明显了啊!”
李瑞不满地说道。
他指的是上面希望加快十号工程的试飞进度。
谢威白了他一眼,“没有这东西,飞机的零部件结构强度不够高,在空中你不怕散架?”
“……”
一句话怼得李瑞哑口无言。
“谢主任,要不还是吃了晚饭再走?这也不急这么一会儿啊。”
肖刚没想到,谢威连饭都补吃一顿,了解完情况就准备离开。
“吃饭以后有的是机会。等到大压机建成投产,到时候我来你们这边蹭饭。”
谢威笑着说道。
“到时候我一定亲自来接你。”
肖刚一脸认真。
他们都清楚,如果不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一力坚持,6.5万吨大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工建造,更不一定能落户二重。
改革开放后,随着部队生产计划急剧减少,现在重炮等锻压产品订单同样很少,17000名干部职工的二重每个月发工资都困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