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过年的!你三机部的人不过年?(3 / 6)
/p>
甚至,他们学的一些东西比现在学校的研究生都还复杂一些。
“你也别沮丧,部队给了200块hz80芯片订单,按800块的价格,年后会先把钱汇给14厂,不过得在三个月内完成交付。这趟也算没白来,16万不多,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去的路上,于国峰见谢威一脸不高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14厂的芯片,有了第一笔订单。
部队给的订单都是用于研究。
一旦有了研究结果,无论是进一步研究跟投入生产,需求都会大幅度上升。
算是非常好的开头了。
“三个月部队瞧不上14厂的生产能力”
谢威无语地说道。
年前于国峰在那边,七十多块芯片,也不到十天的时间,这还是刚开始小批量的试生产。
“你得考虑其他厂的生产情况。还有,14厂使用的光刻胶能稳定提升良品率,对14厂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就像红光厂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过氟烷基化物的配方跟工艺,是谢威搞出来的,目前在学校。
其他又需求的单位不一定愿意给钱从校企办手里采购生产工艺跟配方。
需要使用过氟烷基化物的单位,能量比红光厂的兄弟单位强得多。
“过氟烷基化物咱们根据需求供应,谁能说什么这种不需要支付技术使用费,还得让14厂那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把工艺提供给相关单位。”
“”
听到谢威说其他单位如果需要过氟烷基化物不需要支付使用费,甚至还主动提供先进工艺,于国峰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可思议地看着谢威。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什么都要钱的谢威
“光靠14厂一家肯定不行。电子工业部已经准备引进彩电生产线,从消费电子入手发展国内电子产业,提升电子技术基础!都已经开放了,国外的芯片很快就会进来的……”
谢威叹了口气。
芯片不同于其他,在自动化、计算机等领域实在是太过关键。
国际最先进的芯片,因为巴统的存在,是不会向国内提供的。
低端芯片,国外不会限制。
国际上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成本更低。
大量廉价的低端芯片进入国内市场,会快速占领市场,让国内集成电路厂家得不到技术升级的经费,更得不到新技术的研发经费。
“这倒也是。咱们这样想,别人不一定会如此。”
“尽力就好。集成电路的发展需要庞大的配套,不是一两家单位能支撑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学校技术研发能力跟手里的工厂带动其他工厂跟其他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让他们主动给学校的产业配套……”
“可能”
于国峰瞪大了眼睛,苦笑着看着谢威。
年轻人,总是太过理想化。校企合作、科研院所跟企业合作,属于双赢。
实力强的企业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研发经费不够,很难选择跟其他单位合作。
实力不强的,技术升级的费用都没有。
“可能的。只要有了成功的先例,看到了前景,很多单位会主动的。改革开放呢!有人摸着石头过了河,其他人只要跟着过河就好。目前,学校跟红光厂、都油脂化工厂以及14厂的合作,也算是比较成功。全国的大学跟科研院所不少。寻找企业合作总比向上级要经费容易吧”
于国峰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研发单位都是根据上级安排进行;企业生产也是根据生产计划展开。
以市场为向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