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红外技术一代跃三代,过年用空空导弹跟靶机放烟花(2 / 5)

加入书签

射程不超过4.5公里。

在74年就已经被淘汰。

根据ai-9得来的霹雳-2,是目前空军主力格斗导弹。

霹雳-3是鉴于霹雳-2性能不足,为了给歼-8配套,专门改进导引头性能,增大导引头作用距离,改善对目标截获/跟踪能力,增大升力面积,以此来提升制导精度、攻击能力等的空对空导弹。

目前尚未获得设计定型,甚至处在定型就落后的尴尬局面。

霹雳-4,以ai-7麻雀为基础自主设计,同样因为技术原因,到现在应该是样弹都没完成,反正同样是一款研发成功就落后的东西。

霹雳-5是对霹雳-2的改进,从原本的被动红外制导改为半主动雷达+被动红外制导,还要好几年才定型,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空军战机的主力格斗弹。

各种早期型号,刚才谢威都已经从脑海中过了一遍。

他不确定学校搞的是哪一款。

不同的导弹,制导系统不同,侧重点不一样。

“霹雳-4项目,主要由612研究所设计研发,学校承担的工作主要是改进控制系统、提升制导能力……”

霹雳-4!

那款定型就落后,根据在猴子战场上得到的ai-7麻雀残骸仿制改进而来的空对空导弹!

麻雀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服役。

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

从诞生一直到90年代,衍生多个型号,一直是西方空军的主力格斗弹。

国内搞的,不只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还有被动红外制导。

两种制导方式,任何一种在落后的电子技术水平下,都无法展现出先进的性能。

何况,现如今的被动红外导引头使用非制冷硫化铅这种灵敏度度底材料,信号处理使用的还是模拟电路……

由于硫化铅探测器的灵敏度低,只能探测飞机尾喷口,最大作用距离也仅仅只有5公里左右;再加上采用动力陀螺式跟踪稳定平台,跟踪范围只有±12°……

电子管时代的东西!

听完介绍后,谢威心中有了底。

“赖教授、石教授,学校项目团队在发现无法以现有基础提升导引头的作用范围,就没想过用其他灵敏度更高的材料替代吗”

“哦”

谢威的提议,瞬间就让赖桂昌来了兴趣。

石宏伟虚眯着眼看着谢威,“换成什么材料”

“锑化铟,纯度越高,对红外辐射感应越灵敏。”

谢威想都没想就开口说道。

高纯度锑化铟,是第三代红外制导的关键核心材料。

现在还没有开始追求视距外打击,空战的作战方式依然是以狗斗为主。

追求超视距外打击属于信息化时代,很快就会来临。

雷达跟航电等技术基础也差,配套跟不上。

哪怕现在的锑化铟纯度低一些,对红外探测敏感度也比硫化铅强多了。

“学校数控系统需要各种高灵敏度的光敏元件,目前国内能提供的各种材料这边都有过详细的测试……”

为了避免自己说出锑化铟这东西让人怀疑,谢威拿出了刚到学校不久就准备好的理由。

数控系统的控制,需要大量高灵敏度的光敏元件参与进去。

系统研究团队自然少不了去跟光敏材料打交道。

谢威那时候就考虑过,只是根本就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

锑化铟属于半导体材料。

至于红外探测跟自动控制的光敏元件有什么关联,就懒得解释了。

谢威解释了理由,却没人多关注丝毫。

“锑化铟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