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左若童悟通天之道,谈张之维的境界(4 / 5)

加入书签

sp;   毋澄真不解:“师父,我们又不修佛,为何会修得佛教的果位。”

    左若童说道:“其实,道门也有类似的划分,不过,道门随性很多,几经相传,那些果位被赋予了太多本来没有的东西,不如佛门的等级森严来的直观。”

    “至于所谓的罗汉果位,其实目的是求得自己解脱,先求跳出世界而已。”

    “罗汉也不一定是出家人,无论在家出家,修行到一定的程度,都可以成罗汉,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为师只是拿佛门的果位作个好区分的例子,不代表我修佛,或者到了这一步,修佛修道修儒其实都没区别,大道殊途同归!”

    三一门走的是三教合一的路子,毋澄真对小乘佛教自然不陌生,他询问道:

    “师父,据我所知,小乘佛教的果位,分四果罗汉,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二果罗汉叫斯陀含,三果罗汉叫阿那含。四果罗汉叫阿罗汉,您在哪一个果位?”

    左若童思忖片刻,说道:“应该不入果位吧!”

    毋澄真大惊:“师父这……怎么会如此?”

    左若童笑道:“你们可别小瞧了佛门这果位,这初果位又叫预流果,预什么流呢?”

    “预圣人之流,他们已经是预备的圣人了,相当于半只脚踏到圣人队伍里去了。”

    “为师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修神通手段,虽然也一直在对自己修身养性,但终究是对逆生执念太深,所以,按佛教的要求,是不入果位。”

    其实,这只是左门长的一种谦辞,他确实对逆生执念很深,但他这些年的修行也不是一无所获。

    佛门对果位有严格的划分,突破了哪些,就在哪个果位。

    从普通人到最高的阿罗汉,需要破见惑和思惑。

    见惑是对功名利禄的看破。

    它分五种,破了见惑就入了果位,也就是初果罗汉须陀洹。

    思惑是对自身欲望的看破,它也分五种,譬如贪、嗔、痴、恨、迷情都是思惑。

    堪破的越多,果位就更进一步。

    若这十种全都看破了,那就证得了阿罗汉,也就是达成了五蕴皆空的境界。

    而道门对果位的划分是很随意的,你可以叫入道,也可以叫仙,随便叫个其他的也行。

    其实吕洞宾曾经对仙也有过类似佛门果位的划分,但基本没什么人用。

    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不能完整的看破五种见惑,但在这途中,他又看破了五种思惑中的几种,这又该算什么果位呢?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