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师父讲述属于玄门的真正通天之道(5 / 6)

加入书签

bsp;   「玄啊!」张异感叹道:「读了一辈子的道藏,还是感觉行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时,张之维询问道:「师父,那吴曼照见五蕴皆空,摆脱客观束缚的那部分「自由」的主观,又去了哪里?」

    张静清停顿了一下,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点多余的动作也没有。

    张之维知道,自己这句话,触及到了师父不能说的部分。

    或者说,师父能随便用东西唐筛一下自己,但他不愿。

    不说,其实就是说了。

    一时间,酒桌上无言。

    过了片刻,张静清开口:「他圆寂了,自然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圆寂……西方极乐世界……张之维琢磨了一下这

    两个词。

    圆寂本来是个高大上的词,但应用到现在,但凡是个和尚,死了都能用圆寂来形容,所以这不能算一个不能说的东西。

    但和尚死的形容词有很多,师父用圆寂会不会有什么意义……

    张之维想起师父刚才对轮回的形容,师父说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只是展现形式不同。

    吴曼是佛教三论宗的,他的形式应该是佛教形式。

    佛教对高僧的死亡,称圆寂,也称涅槃。

    「圆寂」是是诸德圆满,诸恶寂灭的意思。

    「涅槃」是宗教用语,是梵语,是透过觉悟,从痛苦中解脱的意思。

    这两个其实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一个是音译,一个是意译。

    只提一提的是,圆寂是佛门八宗之一的法相宗之主,三藏法师唐玄奘发明的词。

    唐玄奘不用涅槃,用圆寂,定有他的深意,具体是什么,张之维不知道,也无深究的打算。

    他在想另一件事,他虽然不精通佛理,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佛有三身,化身、报身、法身。

    佛祖释迦牟尼在婆娑树下寂灭,这是化身死亡,但他的报身和法身依旧存在。

    所以说,佛的涅槃,不能说死。

    这似乎也对应上了师父所说的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客观世界的身躯死了,他那打磨的主观却留存了下来。

    报身和法身,或许就是主观,就算不是,也应该有关系。

    而如果如自己所想,主观和客观对等的话,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